福州:讓群眾擔當理論宣傳的主角
“霓虹燈光亮又清,微風吹來爽人心。”“激情歌舞也上場,歡歌笑語講不完。”5月17日,福州永泰縣城關的塔山公園里,人如海,歌如潮。數百名該縣的民間山歌手前來這里“趕歌圩”。一首首自編的山歌,或歌頌改革開放成就,或贊美永泰秀美山水,或表揚好人好事,或宣傳方針政策。山歌對唱人歡笑,理論入腦又入心。近年來福州市積極推動基層理論學習常態化,打通門檻,打造平臺,使黨的創新理論走進群眾身邊,照亮群眾生活。
理論不只是大道理,它也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日前,福州市委書記楊岳的一次基層理論宣講,成了一場名副其實的“答記者問”。提問的是市里的離退休干部群眾,涉及養老保障金、老年休閑場所、市民一卡通等13個問題。楊岳逐一回答,解開了老同志們心中的憂慮,解決了實際存在的難題。
為回應群眾關切,著力凝聚共識,福州市圍繞人民群眾在想什么、思什么、需要什么、喜歡什么等,每季度到群眾中收集、梳理出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并通過基層理論宣講團、百姓講壇等形式,采用老百姓喜歡聽、聽得懂的語言,把“講道理”與“講故事”“大主題”與“小切口”結合起來,把“普通話”與“本地話”“我來講”與“大家講”結合起來,到基層作面對面的宣講和釋疑解難工作,從現實中及時回答好人民群眾的關切。“這樣的理論我愛聽,聽了心里亮堂了,感覺生活有奔頭了。”來自安徽的外來務工人員陳勁松偶然在“市民講壇”聽了一次理論宣講,了解到福州市對外來務工人員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學等方面的新政策,從此他就成了“市民講壇”里的常客。
理論不能站在高高的講臺上講,福州市推動理論平臺通俗化、時代化,把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當載體,讓群眾擔當理論宣傳的主角。如今,福州的“激情廣場大家唱”遍布城鄉,群眾自發參與,熱情高漲,大家盡情歡唱十八大,贊美新生活,營造了基層學習貫徹的濃濃氛圍。鼓樓區、馬尾區、臺江區、長樂市、閩侯縣等編排了閩劇表演唱《十八大精神到咱鄉》、伬唱《說說家鄉新變化》、快板《科學發展新跨越》、平話《老百姓生活火又紅》等節目,深受群眾喜愛和歡迎,一年來,觀眾、聽眾達近十萬人次。
(編輯:曉婧)
· | 福州三坊七巷將開船文化館 |
· | 福建啟動首屆福州評話藝術展演 |
· | 兩岸民俗文化節福州舉行 展民間絕活共慶元宵 |
· | 中國音協“送歡樂、下基層”赴福州慰問演出 |
· | 福州木雕正處價值洼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