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大單投向百所中西部高校
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袂推出振興計劃
百億大單投向百所中西部高校
□ 今年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指標增至3萬名
□ 支持1萬名中西部受援高校教師、干部到支援高校進修
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日前聯合印發《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2012—2020年)》(簡稱《振興計劃》)。
擴大入學機會
向中西部投放18.5萬個東部高校招生名額,貧困地區定向招生覆蓋所有國家級扶貧重點縣
《振興計劃》提出,要通過堅持新增招生計劃向中西部高教資源短缺地區傾斜和繼續實施專項招生計劃的方式,擴大中西部學生入學機會。
“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是指將招生計劃增量和對東部高校調整出的生源存量計劃投向中西部高等教育升學壓力較大的地區。適度降低東部地區中央部門高校屬地計劃比例,繼續將學校從屬地調出計劃及學校計劃增量投向中西部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相對較少的地區,逐步縮小東中西部地區招生錄取率的差距。據悉,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該計劃在全國高校招生計劃中專門安排18.5萬個名額,由東部高校招收中西部考生。
同時,《振興計劃》提出繼續實施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據了解,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今年要擴大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將去年面向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1萬名重點高校招生計劃增至3萬名,招生區域包括所有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招生高校覆蓋所有“211工程”和中央部屬高校特別是知名高校。
增強院校實力
重金投入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新建一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優化中西部地區院校設置成為《振興計劃》的重要內容。教育部在高校設置工作中,將對中西部地區實行單列審批。
據悉,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已經啟動,以5年為一個周期,一期實施期限為2012—2015年,計劃投入100億元先期支持100所中西部地方本科高校建設。
在沒有教育部直屬高校的13個省區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部、財政部還于去年9月起專項支持建設1所本區域辦學實力最強、區位優勢明顯的地方高校。
中西部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建設也被給予關注。《振興計劃》要求,加強對中西部高校“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等試點工作的指導,引導中西部高校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
《振興計劃》還提出,加強中西部高校國家級科研平臺培育和建設,新建一批體現中西部區域學科集群優勢和特色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提高師資水平
人才計劃優先支持中西部高校,支持骨干教師到東部高水平大學研修
對于人才建設,《振興計劃》不遺余力:發揮高層次人才引領作用,建立優先支持政策機制。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創新團隊發展計劃”、“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等各項人才計劃實施中,優先支持中西部高校。在“海外名師項目”中,重點支持中西部高校聘請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海外名師任教和合作科研。
實施“千名中西部大學校長海外研修計劃”。據了解,教育部與香港李兆基基金會、培華教育基金會合作,計劃在2012年到2016年間,選派千名中西部高校領導干部赴海外研修培訓。
實施“西部之光”等訪問學者項目,支持中西部高校骨干教師到東部高水平大學研修訪學。在對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中,支持1萬名中西部受援高校教師和管理干部到支援高校進修鍛煉。實施就業指導隊伍培訓項目,用5年時間將中西部高校就業指導教師輪訓一遍,提升就業指導水平。加大國家公派留學政策對中西部地區傾斜力度。
加大經費投入
地方政府要健全所屬高校經費投入機制,國家獎助學金向中西部傾斜
《振興計劃》提出要完善中西部高校預算撥款制度。地方政府要加大所屬高校經費投入,健全投入機制。進一步完善中西部高校預算撥款制度,健全撥款標準動態調整機制。中央財政繼續對中西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撥款給予獎補支持。
同時,要加大對中西部地方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力度。國家獎助學金名額和資金向中西部地方高校傾斜,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風險補償金和國家助學貸款獎補資金向中西部省份傾斜。繼續實施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辦法,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張大良強調,《振興計劃》是全面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綜合性計劃,覆蓋范圍廣,實施難度大。我國各省(區、市)的情況差別很大,用一個模式、一種方法、一項標準來管理,不符合實際,也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須更好地發揮省級政府的統籌作用,進一步明確、加大省級政府的統籌權限。
“中西部普通高校數和在校生數接近全國2/3,可以說,沒有中西部高等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就實現不了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的目標。”張大良的介紹,說明了《振興計劃》的重要性。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