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報]進劇場,您是來演戲的還是看戲的?
“一千多觀眾的入戲,也敵不過一個男人的手機鈴聲。”近日,話劇《暗戀桃花源》在重慶大劇院演出結束后,該劇主演何炅在個人微博上對觀眾看劇時不關閉手機鈴聲表示不滿。當時演出正進行到后半場,黃磊和孫莉飾演的男女主人公久別重逢,全場正籠罩著悲傷的氣氛,但就在此時,觀眾席突然響起了歡快的手機鈴聲。鈴聲在靜得聽得到針落地的劇場里歡騰跳躍,在眾人側目中恣意妄為。何炅微博一出,立即引發網友們附和,甚至有重慶的網友表示,“這是城市素質問題,太丟臉了”,紛紛呼吁觀眾應提高自身素質,自覺遵守觀賞戲劇的禮儀。
筆者曾親眼在北京某小劇場看到過這樣的一幕——演員正在興奮地表演,底下觀眾笑聲不斷,此時臺上臺下達成了默契并產生了共鳴。就在這個時候,一位觀眾的電話響了,更夸張的是他邊接電話邊往外走,并對站在臺口對他怒目而視的演員如自家兄弟一般親切地道了聲:“不好意思啊。”演員應變能力強的,這時能輕易地將這話兜回來作為一個笑料而作罷;應變不了的,就只能憋著一肚子火等觀眾看笑話了。但無論是怎樣的演員,當站上舞臺努力營造舞臺氣氛并向觀眾詮釋人物時,希望得到的反饋絕不是那一句讓努力建立起來的舞臺假定性徹底毀滅的“不好意思”。
買票的觀眾或許該不樂意了——花錢買票進來捧場,不給個吆喝也至少不能把自己當外人吧?遲到、穿場、脫鞋、打電話、大聲議論、人走垃圾滿地……如此不規范的劇場行為確實讓許多安安靜靜看戲的觀眾都誤會是否自己太過靦腆,莫非“劇場是我家,熱鬧靠大家”?
其實藝術門類不同,欣賞的方式自然也就千差萬別。 就拿二人轉和相聲來說,有時演員巴不得你在臺底下敲鑼打鼓熱鬧熱鬧呢。但你若是要嗑著瓜子、打著電話去聽肖邦,就愛那引人側目甚至搶走臺上風采的關注度,那請問,您到底是來演戲的還是看戲的?
無論是劇院、影院還是音樂廳,規范觀賞禮儀不是在約束觀眾的自由,而是在幫助現場所有觀眾進入情境,能夠更好地感受藝術作品。其實這一切沒必要牽扯到“城市素質”,也無須沉重到談及相互尊重與個人修養,因為它只是一個關機的動作,一句及時的提醒,一種在乎他人的意識而已。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