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之門”向你敞開——寫在第十一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開幕之際
盡管已經入秋,可素有“消夏名城”之稱的吉林長春,卻因為電影而升溫。隨著第十一屆中國長春電影節的臨近,中影、長影、華誼兄弟等180余家電影廠商出品的268部華語影片已云集長春;配合電影節所組織的歌唱比賽、大學生電影藝術講座和佳片展映等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到達長春的航班、車次開始出現票源緊張的狀況……
從1992年創辦至今,歷經20載,長春電影節已連續成功舉辦了10屆。20年來,長春電影節不僅成為有影響力的電影藝術交流和交易平臺,更成為了長春人乃至吉林人的文化節日。長春電影節以其大眾化的特色,正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關注。
是電影的盛宴,也是百姓的節日
“大概是4年前,我們全家帶著小板凳,在離家不遠的吉柴廣場看了《投名狀》?!遍L春市二道區居民陳志得知,今年電影節期間放映的露天電影,將多達22000場,很是驚喜。
“這22000場露天電影從5月開始持續到10月,由政府出資相關院線公司出力,放映點覆蓋市內廣場、社區、各大商業網點門前和全市1666個行政村。此外,我們還組織免費贈票、免費專場、半價觀影等活動,惠及農民工、軍人、殘疾人及電影節官網萬余名網友等群體,讓更多群眾走進影院,享受高質量的電影?!彪娪肮澖M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張波表示。
第十一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將秉承既往“文化惠民”的傳統,向更多群眾敞開“光影之門”。
1992年8月23日,中國內地首個電影節——長春電影節開幕。在當日的群眾文藝演出中,由學生、官兵和社會各界6000多名表演者組成的30個方隊載歌載舞穿城而過,吸引了60萬市民圍觀。目睹這一勝景的香港導演吳思遠評價說:“長春電影節是很特殊的,她不單單是少數電影人搞的活動,還是全體市民共同的節日?!?/p>
張波說,群眾電影文化活動這個貫穿了11屆長春電影節的重頭戲,已成為其區別于其他電影節的一大特色。
是優勢所在,也是責任所向
從第一屆到第十屆,長春電影節引來了來自內地、港澳臺和世界主要華語電影制作地區的2000余知名電影人。而長春最吸引電影人的地方,無疑是長春電影制片廠。
50余年來,作為新中國電影搖籃的長影,共拍攝故事片、譯制國外影片上千部,有近百部影片榮獲國內外獎項,囊括了新中國電影史上多個第一:產量最高、得獎最多、培養的著名演員最多、譜寫的經典影視歌曲最多……
2008年恰逢改革開放30年,第九屆長春電影節被冠上了一個“別名”——農村題材電影展。當年評出的“農村題材影片獎”獲獎影片之一《男婦女主任》就出自長影。
就在這屆電影節開幕前的一個月,我國首個為農村題材電影專門設立的創作生產基地——長影農村題材電影創作基地在長影集團成立,1億元長影農村題材電影發展基金同步啟動。
2010年第十屆長春電影節在“金鹿獎”的基礎上,特別增加農村題材電影“金麥穗獎”和國際鄉村電影展映活動。
長春市委副書記鄭文芝說過,我們的熱愛首先緣于電影文化已經融入我們的血脈之中,新中國電影是從長春起步的,長影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的思想情感。在長春獨具優勢的電影文化與長春人自覺在肩的歷史責任的催促下,更具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的“華語電影盛宴”呼之欲出。
經過20年的探索、積累和堅守,中國長春電影節已成為最具權威性的全球華語電影評獎賽事,有力地促進了華語電影的繁榮發展。據電影節組委會統計,截至目前,已有1000余部優秀華語影片通過中國長春電影節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