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帶給城市以繁華——第十一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回顧
為期6天的第十一屆中國長春電影節于25日晚在長春五環體育館落下帷幕。由明星大道、閉幕頒獎和文藝演出3部分所組成的閉幕式,再次展現了中國長春電影節自1992年創辦至今“20年電影夢”的執著追求與非凡成就。
本屆電影節突出“權威性、國際性、群眾性、紀念性”,堅持“電影的盛宴,百姓的節日”理念,順利完成了包括電影評獎、影片展映、華語新片推介、“精彩電影惠萬民”系列活動、群眾電影文化活動、中國長春電影節20年紀念活動等10余項內容。
在180余家電影廠商出品的268部優秀華語影片中,最終入圍的32部影片共角逐出“金鹿獎”十大獎項,其中《辛亥革命》獲得最佳華語故事片獎,《飛躍老人院》獲評委會特別榮譽獎,最佳男主角獎雷佳音(《黃金大劫案》),最佳女主角獎倪萍(《大太陽》),最佳導演獎杜琪峰(《奪命金》)。
電影賦予城市吸引力
1992年8月23日晚,中國第一個以城市命名的國家級電影評獎賽事——長春電影節盛裝啟幕。在20年的時光流轉中,已有200余位演藝界人士、1000余部優秀華語影片通過長春電影節走向全國和世界。在第十一屆長春電影節開幕之時,已有來自180余家電影廠商出品的268部華語影片報名參賽、參展。
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張丕民說:“經過20年的不懈努力,長春電影節對中國電影、世界華語電影事業的影響越來越大,對電影人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強?!?/p>
自創辦伊始,長春電影節就堅持在樹立“權威性”的同時,擴展“國際性”。在第三、四、五、六屆中國長春電影節中曾設立過“最佳外語故事片”獎,舉辦過法國電影周、俄羅斯電影周、澳大利亞電影周、韓國電影周及國際鄉村電影展等國際電影交流活動。在本屆電影節為期5天的外國電影展映活動中,共有來自美國、韓國、德國等8個國家的10部熱映影片參展。
“與以往相比,本次外國電影展映活動,參與國家最多、影片質量更高。”在副市長吳蘭眼中,長春電影節要進一步提升國際性,同時擴大長春對外交流領域,使電影節成為長春市乃至吉林省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