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健:從《焦裕祿》到《楊善洲》
李雪健在電影《楊善洲》中飾演楊善洲。CFP
坐在面前的李雪健看上去很消瘦,脖子上青筋顯露,想起前些年他大病一場,不由讓人擔心他的身體。我說:“您太瘦了?!彼f:“瘦點好,瘦點精神。人活著要有精氣神。”說起拍攝《中國軌道》時體重曾接近160斤,他直言那是“一種墮落”?!皦櫬洹边@個詞讓我心里一驚,便問道:“說‘墮落’是不是太嚴重了?”他答道:“我在戲中扮演的是為中國航天事業辛勤操勞的政委,我當時為什么就不能為這個角色減點肥呢?!”他這種自責讓我感到一種藝術上的自我苛求。
眼前的李雪健,舉手投足間讓我想起前不久觀看的影片《楊善洲》。楊善洲是李雪健近期塑造的銀幕形象,這個云南保山的農民地委書記,從山里來,到山里去,如同他所播種其間的大山,沉默少語又胸懷博大,消瘦、質樸、內斂、堅毅——一個典型的“中國好人”形象。李雪健塑造的“中國好人”家族成員又增添了重要的一位。一年多時間過去了,李雪健似乎還沒從這個角色中走出來,仿佛是被“靈魂附體”了。還沒等記者發問,他便主動聊起《楊善洲》,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了。
“演員必須完完全全相信人物,才能夠自信”
去年三四月間,李雪健在天津拍戲時,接到片方邀請,飾演優秀共產黨員楊善洲。此前,李雪健在電視上看過楊善洲事跡報告會,深受感動之余,也搜集了一些人物素材??梢哉f,對這個人物他并不感到陌生。然而,在決定出演的同時,他心里又懷著些許忐忑:“報道中楊善洲這個人近乎完美,是否真的如此,我心中還是有問號和疑慮的。因此,我提出了一個要求,盡快到云南他生活過的地方去看一看。演這樣一個不是虛構出來的藝術形象,一個活生生的真人,像焦裕祿一樣的人,不能來半點兒假。演員必須完完全全相信人物,才能夠自信?!?/p>
從天津拍戲回來后,李雪健馬不停蹄趕往云南。早年在云南當兵的他,對這方土地懷有深厚的感情。當他上了大亮山林場,親眼見到過去的光山禿嶺現在變成了大森林,深感震動。實地采訪中的所見所聞,也加深著他對于楊善洲的認識與理解,“我為我產生過問號和疑慮而愧疚,甚至羞恥?!崩钛┙≌f。
在楊善洲家中,李雪健見到了楊善洲的親人。當有人向楊善洲的妻子介紹說:“他演楊善洲?!崩咸鹣葲]有反應,過了好一會兒,“宋大成”,老太太指著李雪健,笑了。這時距離楊善洲去世剛半年多,楊善洲的三女婿事后告訴李雪健,這是老太太難得一見的笑容。
電影《楊善洲》將李雪健與楊善洲的家人聯系在一起。楊善洲的三女婿成了李雪健的“老師”,在影片的拍攝過程中,他與大亮山林場的原場長自學洪一直陪伴在李雪健左右,提供咨詢和指導——楊善洲走路是什么樣,工作時是什么樣,講話的腔調是什么樣,甚至他口袋里插著幾支鋼筆,筆插在什么位置……
電影《楊善洲》也將李雪健與未曾謀面的楊善洲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為求形象逼真,李雪健在影片中穿的服裝、帽子、拐棍、筆,全是楊善洲生前穿戴、使用過的。對于楊善洲精神的核心,李雪健也有著深刻的理解,他將之歸納為六個字:感恩、大愛、頑童。
“首先是感恩。他從小家里貧困,解放后,組織分給他家十七畝地,還有土房和牲口。這個山里的窮孩子幼小的心靈真不知道該怎么感謝共產黨、感謝政府了。后來,他找到了最適合他感恩和報答的方法——把黨和政府交給我的活干好。自此,從擔架隊隊員到小組長,再到鄉、縣、地區的干部,他一直懷著感恩的心工作;也懷著感恩的心加入中國共產黨——面對著黨旗宣誓,他加入了恩人的隊伍,這對他是一個多大的興奮!”
“大愛就是付出。退休之后,楊善洲提出不進城,要進山。他說他要進大亮山去還家鄉人民的債。他進山去了,舍棄了小家與小愛,但是,老百姓的生態環境、生存環境改善了,澤被后世,惠及百姓,這就是大愛?!?/p>
“頑童就是保有童真。人們不是常說‘老小孩’嘛,越老越像小孩,各個方面反倒會愈發單純、率真。就像是海邊的孩子堆沙筑房。漲潮了,堆了一半的房子倒了,孩子就退一步,繼續堆。而隨著海潮退去,孩子又一點點向前走。你看,孩子是多么專一,什么也影響不了他!楊善洲正是擁有如頑童純潔率真的品性,如果沒有這種性格,在山中20多年孤獨寂寞的歲月,他恐怕很難堅持得了。”
感恩、大愛、頑童,這六個字感動著李雪健,他說他的靈魂得到了一次凈化,成了楊善洲的“粉絲”。似乎為證明自己作為一名粉絲的熱誠,他從包里掏出一張紙,小小翼翼地打開,正反兩面的藍色筆跡,輯錄的是他在云南采訪時搜集到的當地老百姓為楊善洲編的順口溜:“楊善洲,楊善洲,老牛拉車不回頭,當官一場手空空,退休又鉆山溝溝……”李雪健輕輕念著,在我眼前,他的形象與楊善洲合而為一了。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