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創先爭優之花常開——全國創先爭優長效機制建設情況綜述
創先爭優長效機制建設蓬勃興起
——圍繞轉方式、調結構,努力構建推動科學發展長效機制。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探索建立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科學發展的制度規范,為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廣東把實施“南粵先鋒行動”的經驗做法提煉形成制度規范,不斷深化“科學發展爭一流”活動,進一步提振了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推進轉型升級、破解難題的“精氣神”。山西采取建章立制的方式,保證和推動安全發展、清潔發展、綠色發展,把廣大黨員干部的心思和干勁凝聚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上來。
內蒙古、山東、湖北、海南、貴州、陜西、寧夏等省區在創先爭優活動中不斷完善黨員承諾踐諾制度,通過個人自評、黨員互評、群眾評議、領導點評,督促黨員及時兌現承諾,暢通黨員爭先進創一流的“快車道”,推動了一大批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
據統計,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全國97.6%的基層黨組織、98.3%的黨員作出公開承諾,承諾踐諾制度已在農村、街道社區、企業、機關、高校等各個領域全面鋪開,成為推動科學發展的強大引擎。
——立足解民憂、化民怨,努力構建促進社會和諧長效機制。“孟連事件”發生后,云南及時吸取經驗教訓,制定了《關于開展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群眾利益群眾工作教育實行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的意見》,建立化解矛盾5項機制,創造出“三五”群眾工作法,特別是“五個一”民情聯系制度,組織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形成了干群團結、社會穩定的新局面。安徽制定《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若干意見》,實行“五級書記帶頭大走訪”,推動領導機關和干部關心基層、重視基層、支持基層,工作重心下移,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困難。浙江及時適應社區發展的新變化,研究制定《關于深入推進“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的意見》,建立網格30.4萬個,組建服務團隊9.6萬支,累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13.8萬件。
公安系統通過“大接訪”、“大走訪”、“萬名民警進萬家”等有效做法,既解決矛盾積案、消除穩定隱患,又密切了警民關系。吉林、上海、江西、廣西、重慶、甘肅等地和政法系統圍繞創新社會管理、反映群眾訴求、化解社會矛盾等任務,探索建立“三訪三服務”、“民情家訪”、“大走訪、結窮親”、“三進三同”、“民情流水線”等制度,為推進社會和諧穩定提供制度保障。
——注重順民意、惠民生,努力構建聯系服務群眾長效機制。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積極建立聯系服務群眾制度,推動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廣泛開展為民服務活動,從省級領導到普通干部,紛紛走出大樓,沉入一線,與基層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用真心和真情奏響一曲曲服務群眾惠民生的時代強音。湖南制定《機關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制度》,推動機關干部駐村(社區)入戶,全省41285個村、4431個社區都有干部駐點聯系、入戶走訪。四川建立領導掛點、部門包村、干部幫戶制度,推動機關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43萬名干部“結對聯戶”,7萬名干部“蹲點入戶”,各級干部發聯系卡“民情通戶”,28萬機關干部服務到戶。青海成立機關干部聯系群眾服務基層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召開動員視頻會議,全省機關干部聯系群眾服務基層工作順利推進。農業部開展“百鄉萬戶調查”,先后選派160余名機關干部,分赴26個省區市進村入戶,駐點調查100個以上鄉鎮、1萬戶以上農戶,推動落實強農惠農政策、促進糧食和農業生產穩定發展。
中直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加強中央直屬機關、中央國家機關黨組織與基層群眾聯系,提出加強聯系服務基層群眾的具體措施,引導機關黨員干部在聯系基層、服務群眾中鍛煉黨性,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感情,增強做群眾工作的能力。
統戰、教育、工業和信息化、民政、司法、交通、國資委、工商系統等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認真總結“為民服務創先爭優”的經驗做法,研究制定“三亮三比三評”長效機制。
目前,全國共有467萬個窗口、7272萬名從業人員、105萬個基層黨組織、1433萬名黨員參加“三亮三比三評”。這一做法已被公認為展示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良好形象,改進機關作風、提升干部能力素質的最有效機制。
——堅持抓基層、打基礎,努力構建加強基層組織長效機制。北京制定《關于進一步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組織動員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為推動“十二五”時期首都科學發展作貢獻的意見》,實施領導干部“領航工程”、基層黨組織“聚力工程”和共產黨員“先鋒工程”,為推動全市經濟發展作貢獻。天津制定《關于建立城鄉黨的基層組織互幫互助機制的意見》,開展機關、企業、社區黨組織同農村黨組織結對幫扶活動,使城鄉基層黨組織雙向受益、共同提高。江蘇創新基層黨建實踐,總結出農村黨建常德盛“鄉情工作法”、社區黨建胡琴淵“零距離工作法”、國企黨建陶云南“育才工作法”等9個行之有效的工作法,制定了《基層黨建工作法》,推動各領域基層黨組織結合實際學習運用。河北建立“奪旗爭星”、“亮牌示范”、“全面對標”、“認責承諾”等機制,進一步激發了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創先爭優的內生動力。遼寧實行“市縣鄉三級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專項述職制度”,做到“書記抓、抓書記”。
黑龍江、福建、河南、西藏、新疆等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圍繞基層組織建設年,推動分類定級、晉位升級規范化、長效化。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商務部、衛生部、國家食藥監局等部門充分發揮主管部門結合業務抓黨建的優勢,與有關省區市共同構建“聯創齊爭”、“典型共樹”等工作機制。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開展“工人勞動競賽”、創建“青年文明號”、“巾幗建功”等活動,推進黨群共建創先爭優經常化。
創先爭優之花常開,創先爭優之樹常青。
這場在全黨范圍開展的創先爭優活動正在和即將孕育出的豐碩制度成果,必將為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提供重要的制度支撐,必將進一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編輯:子木)
· | 中央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建立管用的創先爭優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