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步入“黃金期”
打開電視機,原創國產電視劇如井噴般在上演;走進書店,文學類書籍琳瑯滿目;在電影院,國產電影的號召力正日益提升;各地紛紛落成的大劇院、音樂廳、歌劇院,話劇、音樂、舞蹈、戲劇新作不斷推出;而遍布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小劇場話劇舞臺,幾乎每天都能看到話劇新作。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文藝創作數量激增,表現手法日益豐富,作者的個性突顯,思考的分量加重,新型傳播形式和表現方法拓展出一片又一片全新的天地。
文學作品數量空前
網絡文學發展迅猛
我國已是當今世界上文學創作最活躍的國家,新發表的作品數量在世界名列前茅,僅長篇小說去年就出版4300部。剛剛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就是中國作家的杰出代表。
長篇小說是生活變遷的歷史畫卷,在莫言的《蛙》、周大新的《湖光山色》、孫惠芬的《上塘書》等作品中,中國農村的圖景震撼心靈;而知識分子的精神歷程則在王蒙的《尷尬風流》里被精彩地呈現出來;周梅森的《國家公訴》、陸天明的《高緯度戰栗》,生動描述了改革的進程。《你在高原》,450萬字,張煒的這部長篇小說被稱作中外歷史上最長的純文學作品,是“漫長的心靈之旅”。越來越多的作家自覺追求文學創作現代性與民族性的統一,如賈平凹的長篇小說《秦腔》、鐵凝的《笨花》、熊召政的《張居正》、莫言的《生死疲勞》、畢飛宇的《平原》等,想象力極其豐富,語言鮮活生動,人物的精神世界得到深刻的展現。一大批受到好評的中短篇小說,如陳應松的《松鴉為什么鳴叫》、王安憶的《發廊情話》等,在生活中開掘人性的溫暖與美好。葉彌的《另外的世界》、鐵凝的《海姆立克急救》和《飛行釀酒師》、葉兆言的《寫字桌的1971年》等作品,表現的是對生活的探索熱情和勇敢的實驗精神。在國家重點工程建設現場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無不閃現著報告文學作家的身影。他們聚焦青藏鐵路、新農村建設、教育事業、時代新人,在抗擊非典第一線、抗震救災、戰勝冰雪災害時也顯示出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尤其是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海飛的《向延安》、方方的《武昌城》,深刻銘記了人在時代中的命運;畀愚的《叛逆者》則在戲劇沖突中塑造了革命者的精神風貌。
我國少數民族文學也在進一步繁榮發展,創作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目前55個少數民族都有中國作協會員,占會員總人數的13%,展現出多民族文學異彩紛呈的繁榮景象。
10年來,網絡文學發展迅猛,截至2011年12月底,文學網民人數2.27億,以不同形式在網絡上發表過作品的人數高達2000萬人,注冊網絡寫手200萬人。我國有經常更新的文學網站超過500家,加上超過3億手機網民的“段子寫作”和3億多人的微博群體,累計起來的作品總量是一個天文數字。
網絡文學的出現和發展,使文學創作人員的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所改變的不僅是文學載體和存在方式,還有文學的生產機制和認知方式,在文學版圖上開辟出了一片生機勃勃的新天地。
一流設施拔地而起
藝術創新令人驚嘆
世界一流的文化設施是我國近些年來各地的標志性建筑,為人民群眾提供了舒適優雅的文化場所,在這些大劇院、音樂廳、影劇院、歌劇院的舞臺上,不斷涌現的新作讓藝術魅力一次次散發出動人的光彩。
在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震撼人心的創作和表演顯示了我國藝術的水平和實力,在世界面前留下了難忘的一幕。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在人民大會堂演出16場,在國家大劇院繼續演出84場,總計演出100場,20余萬觀眾觀看了現場演出,我國舞臺藝術的深刻表現力讓人們驚嘆不已。
2011年5月3日,國家大劇院原創話劇《王府井》已經連演16場。著名戲劇導演徐曉鐘表示:“話劇《王府井》寫出了商家的誠信與氣節,寫出了這條百年商業街留在北京文化上,留在北京人心里的人的尊嚴和道德力量。”原創京劇《赤壁》以全新的舞臺美術設計和導演手法吸引了眾多80后的年輕粉絲,觀眾超過9萬人次。作為國家的表演藝術中心,年輕的國家大劇院共創作生產了19部劇目,涉及多種藝術門類。
在上海這一文化的大舞臺,10年來共有200多部作品不但獲得大獎,而且票房看好。電影《東京審判》、電視劇《諾爾曼·白求恩》、京劇《成敗蕭何》、歌曲《感恩》、廣播劇《走過冬天》受到輿論的高度贊揚;京劇《廉吏于成龍》、昆劇《長生殿》久演不衰;而《開天辟地》、《誓言今生》等電視劇吸引了全國觀眾。
在陜西這一文化大省,近10年藝術成就斐然,共創作戲曲、話劇、歌劇等各類劇目600多部,其中搬上舞臺的有100多部,眉戶現代戲《遲開的玫瑰》、秦腔現代戲《大樹西遷》、歌劇《司馬遷》、話劇《郭雙印連他鄉黨》等,讓觀眾稱贊不已。
民營劇團如今已經撐起了演出市場的一片天,不斷推出的新作給眾多民營劇團帶來了號召力和影響力,僅北京就擁有一批品牌民營劇團,平均每3個月推出一部新作,有的票房突破千萬元大關。
(編輯:偉偉)
· | 中央和地方各大媒體報道成都文藝志愿服務活動 |
· | 哈爾濱市曲協組織文藝志愿者義演展大愛 |
· | 各地文藝界情系雅安 |
· | 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團赴隴南演出 |
· | 文藝支教發布實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