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價值觀塑造民族魂——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系列述評之五
百年中國近代史,是什么讓一代代仁人志士前仆后繼,建立起偉大的新中國?60多年共和國歷程艱苦卓絕,是什么讓建設者們創造出中國奇跡?在進一步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又該依靠什么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
那促使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是什么?
吳斌,一名普通司機,在駕駛大巴從無錫返回杭州途中,莫名飛來的鐵片破窗擊中了他。忍著肝臟破裂、肋骨骨折的劇痛,他緩緩換擋、減速、停車、拉手剎、打雙閃燈,全車乘客得救,他卻永遠走了。
楊善洲,一名退休共產黨員,放棄在省城的安逸生活,回到荒山溝,20余年堅持植樹,給5.6萬畝荒山披上了綠裝,而后將苦心經營的價值超過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國家。
郭明義、張麗莉、高鐵成……這樣的名單還可以列很長很長。他們所追求的、所堅守的、所信仰的、所獻身的,是什么?
黨的十八大給出響亮的回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個字,字字珠璣,擲地有聲。正是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中國不斷從苦難走向輝煌,從輝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真是一串很美好的關鍵詞,每個詞都說到我們心里了。”“核心價值觀是時代所需,社會所盼,人民所想。”“十八大報告倡導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太符合老百姓的心愿了!”十八大代表們熱烈地談論著。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燈塔,照亮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彼岸。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高度概括,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總的奮斗目標。中國共產黨莊嚴承諾:在我們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路標,指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方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既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屬性和應有之義,也是人民對于社會發展的共同訴求。1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從制定物權法,到廢除收容遣送條例;從取消農業稅,到實行九年制免費義務教育;從覆蓋13億人口的醫保體系初步建立,到十二屆人大代表首次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訴求,正在化成一股股信仰的力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標尺,是準繩,規范著每一個社會主義公民的一言一行。人民群眾,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廣大的主體。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中國公民應當樹立的基本價值追求和應當遵循的根本道德準則。如今,無數的吳斌們、楊善洲們,正用自己的點滴閃光,塑造著一個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中國。
黨的十八大不僅指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而且提出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這要求我們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和人們的思想實際出發,堅持以人為本,體現人文關懷;堅持重在建設,著力鑄就人們的精神支柱;尊重差異性,包容多樣性,在持之以恒中不斷壯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力。
在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每個個體和組織,都應成為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而黨員干部尤其需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生活、融入制度,貫穿到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只要我們人人體認、人人奉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塑造和凝聚強大的靈魂力量,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將實現。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