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曲協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中國曲協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劉奇葆出席開幕式并講話 孫家正出席開幕式
11月27日,中國曲藝家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左一)親切接見與會代表。中國藝術報記者 孟祥寧 攝
11月27日,中國曲藝家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圖為大會會場。中國藝術報記者 孟祥寧 攝
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滿懷信心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目標和全面推進改革開放新征程闊步前進的大好形勢下,11月27日,中國曲藝家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解放軍、中央國家機關以及港澳地區的400余名曲藝工作者代表參加會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出席開幕式并講話。他強調,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進一步繁榮曲藝事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更加自覺主動地為人民說唱;堅持高質量高水準的藝術追求,推出更好更多的曲藝作品;堅持在繼承中改進創新,增強曲藝發展的生機活力;堅持崇德尚藝的要求,充分展示曲藝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劉奇葆指出,曲藝是社會主義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通俗的、以說唱為主要特征的藝術門類,具有悠久歷史傳統和廣泛群眾基礎。五年來,廣大曲藝工作者深入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黨的文藝方針政策,耕耘藝術沃土,深化藝術實踐,推動曲藝事業實現更大發展。曲藝創作展現蓬勃生機,題材體裁、風格樣式日益豐富,涌現出一批反映時代發展的曲藝精品;面向基層群眾的曲藝公益活動廣泛開展,“送歡笑到基層”、道德模范故事匯基層巡演、賑災義演等活動產生良好社會反響,“文藝輕騎兵”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曲藝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老一輩曲藝家煥發出藝術青春,一大批曲藝新人迅速成長,為曲藝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為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發揮了積極作用,為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劉奇葆指出,剛剛勝利閉幕的黨的十八大,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為我們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宏偉藍圖。大會站在時代和全局的高度,進一步明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任務,為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一定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開創曲藝事業新局面,讓曲藝舞臺更加璀璨,讓文藝園地更加繁榮。
劉奇葆強調,當代中國正在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奮力前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展現出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廣大曲藝工作者大有可為、大有作為。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團結一心、開拓進取,譜寫中國曲藝事業的新篇章,為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更大貢獻。(講話全文見本版)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文聯主席孫家正出席大會開幕式并為大會發來賀詞。孫家正在賀詞中說,中國曲藝歷史悠久,流派紛呈,與人民大眾關系密切,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曲藝藝術給予人們思想上的啟迪、精神上的愉悅、心靈上的慰藉,無法以金錢來衡量。在中國曲藝家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之際,謹向全國曲藝工作者致以熱烈的祝賀和崇高的敬意。
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熱地,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懷西,中國文聯名譽主席周巍峙,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理事長胡振民,以及相關單位也向大會發來賀信、賀詞、賀電。
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趙實,中宣部副部長翟衛華,中國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李屹,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楊承志、左中一,文化部副部長董偉,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夏潮、李前光,中國文聯副主席、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黎國如,中宣部文藝局局長湯恒,中宣部干部局局長蒲增繁,中宣部文藝局巡視員、副局長孟祥林,中宣部干部局副局長楊小平,中國曲協第六屆名譽主席羅揚,中國曲協第六屆主席劉蘭芳,以及各全國文藝家協會、中國文聯機關各部室、各直屬單位負責人出席開幕式。
趙實在開幕式上講話。她說,曲藝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藝術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傳承、深厚的藝術底蘊、廣泛的群眾基礎和鮮明的時代特征,在反映百姓生活、抒發美好理想、創造精神文明、引領社會風尚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衷心希望廣大曲藝工作者,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增強文化自信、文化自覺、文化自強,大力踐行“愛國、為民、崇德、尚藝”的文藝界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文學藝術素養,爭做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自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繼承傳統、銳意創新、精益求精,努力創作出更多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作品,努力為人民大眾說唱,譜寫新時代曲藝發展的新篇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把這次大會開成一個高舉旗幟、民主團結、鼓勁繁榮的大會,開成一個開拓創新、繼往開來的大會。希望大會選舉產生的新一屆中國曲協領導班子,不辱使命、不負眾望,扎實工作、求真務實、銳意進取,努力創造新的業績,開創新的局面,讓黨中央放心,讓曲藝工作者滿意。希望中國曲協進一步適應形勢發展的新要求,不斷加強自身建設,不斷創新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組織活動方式,充分發揮自身特點和優勢,創造性地加強行業服務、行業管理、行業自律,更好地反映曲藝工作者的呼聲,維護曲藝工作者的合法權益,更加廣泛地團結凝聚各民族各方面曲藝人才,為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推動文藝事業大發展大繁榮作出新的貢獻。
董偉、黎國如在開幕式上講話,祝賀大會勝利召開。劉蘭芳致開幕辭。中國曲藝家協會分黨組書記、第六屆駐會副主席董耀鵬作了題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動曲藝事業大發展大繁榮 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而奮斗》的工作報告。
中國曲藝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刁惠香宣讀了賀信、賀詞、賀電。開幕式由中國曲藝家協會第六屆副主席崔凱主持。
中國曲藝家協會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后的5年來,中國曲協及各團體會員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精心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有聲勢有影響有特色的主題曲藝活動,在服務社會、教育人民、引領風尚、推動發展、弘揚主旋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5年來,中國曲協舉辦了一系列大型文藝演出,中國曲藝節、中國曲藝牡丹獎評獎活動推出了一大批新人新作和精品力作。5年來,中國曲協廣泛深入扎實地開展以公益性為導向的文化為民惠民樂民活動,扎實推進中國曲藝之鄉建設工作,重視和支持以北京周末相聲俱樂部為代表的曲藝小劇場健康發展,組織近百名曲藝理論創作表演方面的拔尖人才,深入到韶山、井岡山、遵義、延安等革命圣地和抗震救災一線體驗生活、采風創作,激發靈感、積累素材,進一步密切了曲藝工作者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5年來,中國曲協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切實加大曲藝理論評論、輿情信息和新聞宣傳工作力度,會同各地曲協組成專題調研組,先后深入17個省區市開展調查研究,了解當前曲藝傳承發展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在聯絡范圍、協調手段、服務對象等方面發生的新變化新發展,探索符合曲藝發展規律和特點的新思路新辦法;發揮自身優勢,服務黨和國家“大外交”、“大外宣”格局,廣開渠道、拓展領域,積極主動地開展對外及對港澳臺地區曲藝交流與合作,成功舉辦一系列對外展演展示、曲藝學術交流和理論探討等活動,擴大了中華文化的影響力。5年來,中國曲協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和內部管理,加強協會機關思想政治建設,深入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積極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多種形式踐行“愛國、為民、崇德、尚藝”的文藝界核心價值觀和《中國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公約》,為推動曲協工作和曲藝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證;深入開展協會“機關管理年”、“服務落實年”活動,前往兄弟文藝家協會和中國文聯機關及直屬單位進行學習借鑒,出臺《中國曲協干部職工曲藝學習參考書目》,努力提高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進一步加強中國曲協各專業藝術委員會建設,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健全工作規則,新增北方鼓曲藝術委員會、曲藝之鄉建設委員會、曲藝創作與教育委員會、蘇州評彈藝術委員會,以提升曲藝藝術的專業性、學術性和權威性。
大會將審議通過工作報告,修改《中國曲藝家協會章程》,選舉產生中國曲藝家協會新一屆領導機構。
----------------------------------------------------------------------------------
【相關文章】
(編輯:孫菁)
· | “掌聲越熱烈渴望越強烈” |
· | 中國曲協、中國民協設立權益部 |
· | 中國曲協研究部署勤儉辦會 |
· | 中國曲協文藝志愿服務團走進青海 觀眾的掌聲就是氧氣 |
· | 中國曲協赴義烏督查曲藝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