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中國傳統村落名單公布 六百多村落將獲嚴格保護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今天公布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單,北京市房山區南窖鄉水峪村等646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傳統村落是指擁有物質形態和非物質形態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的村落。傳統村落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是農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傳統村落凝聚著中華民族精神,是維系華夏子孫文化認同的紐帶。傳統村落保留著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是繁榮發展民族文化的根基。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傳統村落衰落、消失的現象日益加劇,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刻不容緩。
據住建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促進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近期組織開展了全國第一次傳統村落摸底調查,在各地初步評價推薦的基礎上,經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評審認定并公示,確定了第一批共646個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為指導地方做好相關工作,上述三部門日前印發了《關于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的指導意見》。
《意見》要求各地對已登記的傳統村落進行補充調查,完善村落信息檔案,根據《傳統村落評價認定指標體系(試行)》,建立地方傳統村落名錄。各級傳統村落必須編制保護發展規劃,確定保護對象及其保護措施。
《意見》指出,傳統村落保護應保持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可持續性。尊重傳統建筑風貌,不改變傳統建筑形式,對確定保護的瀕危建筑物、構筑物應及時搶救修繕,對于影響傳統村落整體風貌的建筑應予以整治。同時,要正確處理傳統村落保護和村民改善生活意愿之間的關系,在符合保護規劃要求的前提下,優先安排傳統村落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積極引導居民開展傳統建筑節能改造和功能提升,改善居住條件,提高人居環境品質。在延續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的基礎上,適度發展特色產業,增加村民收入。糾正無序和盲目建設,禁止大拆大建。此外,要建立村民參與機制,在制訂保護發展規劃、實施保護利用等項目時,應充分尊重村民意愿。
(編輯:偉偉)
· | 保護傳統村落不能按照現行遺產分類標準 |
· | 我國傳統村落比例不到2% |
· | 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8月底正式公布 |
· | 中國傳統村落將建信息檔案 |
· | 傳統村落不發展就會“被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