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世界文化大趨勢:交流交融交鋒

      時間:2013年01月08日來源:《人民日報》作者: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都出現了一系列新的發展趨勢,這些趨勢將深刻改變世界發展格局,也將深刻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在上兩期“大家論道”中,我們探討了世界經濟、科技發展大趨勢,本期“大家論道”的三篇文章對當今世界文化發展大趨勢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編  者

        世界文化多樣化持續推進

        中央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文化多樣化持續推進。我們應深刻認識、正確把握這一特征和趨勢,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積極維護和促進世界文化多樣化,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發揚光大中華文化。

        深刻把握世界文化多樣化發展趨勢

        文化多樣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基本特征。文化是人類適應環境、改造環境的產物,始終處于不斷變遷、發展的過程中,具有明顯的地域性與時代性。就像生物具有多樣性一樣,文化的發展方式和表現形態也是多樣的。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6000多種語言。不同的民族創造了各自獨特的文化,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共同創造了豐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文化多樣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維護和促進世界文化多樣化是大多數國家的共同愿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以及《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這三部公約,為尊重、保護與促進世界文化多樣化提供了法理依據與制度保障。

        世界文化多樣化在不同文化的相互依存、對話、交流中發展。世界文化多樣化是不同文化相互依存、對話、交流的產物,具有“和而不同”的特征,表現為不同文化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別是隨著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深入發展,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因此,文化多樣化是人類文化深度交流的結果,是信息時代、開放時代不同文化相互學習、相互交融的重要體現。抱殘守缺或文化傲慢都不可能從多樣的世界文化寶庫中汲取營養,都不可能在不同文化的對話與交流中發展自己。只有善于通過文化交流從其他文化中汲取有益養分的國家和民族,才能實現自身文化的發揚光大;只有善于通過有效途徑向外傳播自身文化的國家和民族,才能為維護和促進世界文化多樣化作出更大貢獻。

        進一步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力

        中華文化自古就有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優良傳統。我們應加強中華文化與世界其他文化的對話、交流,積極維護和促進世界文化多樣化,進一步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力。

        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力,首先需要我們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沒有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就不能理直氣壯地發展和傳播中華文化。應不斷增強繁榮發展中華文化的歷史責任感與使命感,不懈探索中華文化的未來發展道路,不斷提升中華文化的內涵和品質。我們黨致力于成為中華優秀文化的忠實繼承人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積極倡導者、踐行者,這種繼往開來的文化抱負,正是出于對中華文化的自覺和自信,出于繁榮發展中華文化的歷史責任感與使命感。我們應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培養世界意識和世界關懷。中華文化不但是世界文化多樣化的攸關者,而且是世界文化多樣化的維護者、促進者。因此,維護和促進世界文化多樣化,需要我們樹立世界眼光,強化世界意識和世界關懷。實際上,中華文化并不缺少這種世界意識和世界關懷。在五千年的發展史中,中華文化正是因為有較強的世界意識和世界關懷,才能尊重、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才能融合儒、道、釋等不同文化,使自身不斷繁榮發展。今天,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不僅應進一步明確中華文化的特色和優勢,而且應進一步培養世界意識和世界關懷,使中華文化為維護和促進世界文化多樣化作出更大的貢獻。

        強化開放包容和兼收并蓄。維護和促進世界文化多樣化,需要我們強化開放包容和兼收并蓄的意識與精神,進一步加強中外文化交流。為此,應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使馬克思主義融入中華文化的土壤中,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里,融入中國人的情感中;進一步加強中華文化研究,推動中外人文社會科學融合創新,大力發展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話語權;加大歷史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力度,使中華優秀文化在現代生活中薪火相傳,成為我們的精神家園;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對外文化交流,廣泛參與世界文明對話,增強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傳播力和影響力,促進不同文化相互借鑒,共同維護和促進世界文化多樣化。

        (執筆:李文堂)

        信息化助推世界文化變革

        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信息化是推動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當今世界各國紛紛推動以數字化、網絡化等為主要標志的信息化,以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等各項建設快速發展。信息化已成為世界文化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

        信息化促進世界文化大發展

        信息化為文化傳播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載體。作為思想觀念的文化必須有傳播的工具和載體,文化的進步也能夠通過文化傳播工具和載體的進步表現出來。以數字化、網絡化等為代表的現代信息傳播技術,在更廣泛、更深刻的意義上體現了人類文化的進步和變遷,標志著文化傳播工具和載體的劃時代變革。

        信息化大大提高了文化傳播效率。現代數字技術和網絡極大地壓縮了文化傳播的物理時空,借助互聯網等現代信息傳播工具,文化信息可以在瞬間抵達遍布世界各個角落的用戶,實現文化的“零距離”、“零時差”傳播。這種文化傳播速度和效率,是以往任何文化傳播媒體都無法比擬的。

        信息化進一步促進了文化表現形態的變遷。現代信息技術在不斷更新文化傳播工具與載體的同時,也推動文化表現形態發生變遷,出現了電子書、電子報、網絡電視、博客、微博客、微信等一系列全新的文化表現形態,這些新的文化表現形態又反過來推動當代文化的進一步變遷。

        信息化對文化發展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互聯網的無障礙性、開放性、信息海量性,使得網絡世界不僅存在大量高雅健康、積極向上的文化信息,也存在大量低俗、不健康甚至封建、有害的文化信息,對后者的甄別和監管難度不斷加大。同時,由于信息化水平的不同步性,各國對文化信息的占有和傳播是不平等的,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利用信息技術優勢在全球進行著一場悄無聲息的“軟”征服和全面的文化擴張,而廣大發展中國家則處于被動的不利局面之中。

        我國文化信息化有喜有憂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文化信息化,取得了明顯成效: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持續推進、數字文化服務范圍不斷擴大,電子出版物數量和質量飛速提升,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網絡化為代表的文物、博物館事業信息化取得較大進展,欠發達地區文化事業依靠數字化、信息化獲得實質進步,等等。

        同時,我國文化信息化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文化信息化程度仍然不高。例如,有研究機構統計,在互聯網中以中文傳播的文化信息不到文化信息總量的1%。二是缺乏宏觀調控和有效管理。有研究者指出,當前一些國內網站存在“四多四少”現象,即境外信息多、虛假信息多、無效重復信息多、低俗信息多,與之相對應的是健康信息少、知名品牌少、網站在現實社會中的活動少、網站技術含量少。出現這種現象,與網絡缺乏有效管理、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不無關系。三是文化安全形勢嚴峻。我國現有的數字化技術與軟件、網絡基礎設施等大都建立在國外的核心技術之上,網絡文化安全體系建設不完善。四是文化信息化軟硬件建設滯后。現有的網絡文化信息資源總量不多、種類不全、覆蓋范圍窄,大型數據庫不多,網絡文化創意產品匱乏。

        推進我國文化信息化的著力點

        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推進文化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游戲等文化信息化產業;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投資文化信息化產業,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信息化產業發展格局;加強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共性技術攻關,以先進技術支撐文化資源數字化,重視相關技術標準制定,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提高我國出版、印刷、傳媒、影視、網絡等領域技術裝備水平。

        加強宏觀調控和規范管理。制定文化信息化總體發展規劃,完善符合我國國情的文化信息化管理制度和規范標準,使文化信息化工作有法可依、循序推進;加強對網絡和電子出版物的管理,加大對不良和有害網絡文化信息的監管力度;積極應對西方國家的網絡文化擴張與意識形態滲透,維護國家文化安全。  

        實現“引進來”與“走出去”的有機結合。吸收借鑒國外有利于推進我國文化信息化的制度與管理經驗,積極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加快我國文化信息化進程;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不斷擴大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制定與國際接軌的文化信息化標準與規范,積極參與國際文化信息化產業競爭,努力占據世界文化信息化發展的制高點。

        (執筆:文豐安)

        世界文化產業競爭加劇

        祁述裕

        當今世界,文化發展與經濟發展日益融合,文化產業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很多國家加大了文化產業發展力度,世界文化產業發展呈現激烈競爭的態勢。

        世界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特點

        文化產業具有巨大發展潛力。在一些經濟發達國家,文化產業已經成為支柱性產業,其增加值大大超過其他產業,增長率也普遍高于經濟總量增長率。據統計,英國文化產業的年產值將近600億英鎊,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產業之一;美國的視聽產品已經成為第一大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占據40%以上的份額。

        文化產業呈現跨界發展、產業融合的趨勢。互聯網、移動媒體、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大加快了媒體融合、產業融合的步伐。借助跨界發展的力量,新型文化業態層出不窮,新的文化領域不斷拓展,文化產業呈現前所未有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跨國文化公司成為世界文化版圖的重要構成因素。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各國文化產業之間的壁壘不斷被打破,掀起了跨行業、跨國界企業兼并重組浪潮。據世界銀行統計,美國、西歐和日本的跨國文化公司占據了全球國際文化貿易量的2/3以上。

        文化產業的就業貢獻率顯著。目前,人們對文化消費、精神消費的需求大大提升,這為文化產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文化產業在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創造巨額利潤的同時,也為各國創造了更多的社會經濟價值,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工作崗位。

        世界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全球范圍內整合文化要素的能力成為文化產業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整合全球資源的能力是一個國家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標志。文化資源、人才、資本等在全球范圍內合理配置,成為世界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一些文化產業集團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逐步形成了大型和超大型跨行業、跨國界的強勢文化產業集團。

        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意引導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科技含量高、能耗少,生產工藝先進,產品附加值高。從產業發展趨勢看,文化創意和高新技術作為最具創造性的生產要素,主導著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將成為新一輪世界經濟復蘇和高速增長的引擎。

        文化產業組織結構發生深刻變化。不同媒體的相互融合,不同生產方式的相互嫁接,加上全球文化市場的形成,使文化企業規模迅速擴張,出現了一些巨型文化企業;不同類型文化生產關聯度增強,延長了產業鏈。在經歷了全球化、結構調整和重新整合之后,文化產業正朝著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

        文化產業的準入門檻進一步降低。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對傳媒產業逐步放松管制,大幅度吸引私有資本進入傳媒產業,不但增強了本國傳媒產業的實力,而且保證了這些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繼續占據主導地位。放寬各類資本準入門檻、讓民間文化智慧自由成長和發育,已經成為世界文化產業發展的主流。

        推動我國文化產業跨越發展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激發文化產業發展活力。建立健全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產品生產經營機制,更好地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減少行政干預;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促進文化產品和要素在全國范圍內合理流動,激發文化產業發展活力;支持和壯大國有和國有控股文化企業,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健康發展;培育骨干文化企業和戰略投資者,形成多元化的市場投資主體。

        大力推進文化和科技創新。進一步推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深入實施科技帶動戰略;創新文化生產和傳播方式,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積極發展以數字化生產、網絡化傳播為主要特征的動漫、網絡游戲、網絡文化、數字文化服務等新興文化產業,推動優秀文化內容與數字技術等高新技術緊密結合;鼓勵文化創造,鼓勵擁有知識產權的原創作品,重視以原創版權為主的內容產業發展;加快構建有利于科技與文化產業融合的體制機制,發展新型文化業態。

        繁榮文化市場,鼓勵文化消費。目前,我國居民的消費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但文化消費的結構性缺口依然存在,文化消費仍有巨大增長空間。應有針對性地研究制定更加具體、更具操作性的繁榮文化消費市場的政策和措施;加強文化市場需求和消費趨勢預測研究,拓寬文化消費領域,積極培育新的文化消費熱點。

        (作者為國家行政學院社會與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編輯:偉偉)
      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午夜无码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无码专区6080yy国产电影| 成人无码网WWW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视频二区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黄十八禁网站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码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а天堂中文在线官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东京热av人妻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在线观看|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 国产精品一级毛片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在线天堂中文新版www| 天堂а√中文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 无码专区AAAAAA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精品无码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最近免费最新高清中文字幕韩国| 在线观看无码AV网站永久免费|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不卡| 人妻夜夜添夜夜无码AV|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免费 无码 国产在线观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