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文化人才讓人驚訝!”——邯鄲市“農民春晚”側記
“農民春晚”晚會現場。胡曉華攝
老奶奶們的騎馬舞。胡曉華攝
1月25日,河北邯鄲市委宣傳部精心組織的一場農民春晚,別開生面地上演了。來自全市11個縣(市、區)的300余名農村文化能人和20余支農村文藝團體,用婉轉歡快的嗩吶、酣暢淋漓的快板、詼諧幽默的表演,給全市電視觀眾呈現了一臺帶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文化盛宴,讓人們在“紅紅火火”的年味中,感受新時期廣大農村的新變化、農民的新風貌。這次晚會的11個節目,沒有外請一個專業演員,沒有一個明星大腕,演員完完全全由鄉村藝術家組成,是名副其實的百分百農民春晚。
“農村文化人才讓人驚訝!”
平日里在廟會上難得一見的旱船、太平車、跑驢、大秧歌,成了農民春晚的“開場戲”,一出場就把邯鄲電視臺演播大廳變成了一片歡騰的海洋。76歲的申玉蓉老人與她秧歌隊的老姊妹精心排練的江南style騎馬舞,引得觀眾們紛紛掏出手機,錄下這“老奶奶們的騎馬舞”。涉縣農民陳向軍一亮嗓子,人們驚呼“這是阿寶嗎?”張銀嶺老人一家六口現場聯手作畫,剪紙高手現場剪紙……
“農村文化人才讓人驚訝!沒想到邯鄲能有這么多的文藝人才?”看了節目,河北電視臺農民頻道導演張茂玲激動地連說了幾個沒想到,“邯鄲的農民春晚不僅顛覆了我對農村文化人的認識,也讓我看到了農村基層文化建設的方向。”
此次春晚的主要策劃人之一,邯鄲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鳳娥說,這臺春晚11個節目,20余支文化隊伍,全都是通過全市的“歡樂鄉村”活動選拔上來的清一色的鄉村藝術家。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賈永清告訴記者,農民春晚這個創意源自近幾年開展的“歡樂鄉村”活動,從2010年開始到現在的三年時間,邯鄲市通過舉辦“歡樂鄉村”系列活動,成功從廣大農村發現并培養了3000余支鄉村文化隊伍和7000余名鄉土文化人才。農民春晚只是近期“歡樂鄉村”活動的一次集中展示。
“這臺春晚給咱農村人長志氣”
成安縣道東堡鄉東大姑村陳國靜今年70歲,他表演的二胡獨奏一結束,電視臺的工作人員立即跑上前去攙扶。陳國靜高興地對記者說:“我一個農村來的老頭子,能得到如此尊敬,真讓我沒想到。這臺春晚給咱農村人長志氣啊!”
陳國靜老人所說,正是晚會主辦者邯鄲市委宣傳部的初衷。在晚會期間,穿插進行了邯鄲市委宣傳部表彰2012年度“歡樂鄉村”文化工程示范村、示范戶、優秀鄉村文化隊伍和組織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個人的頒獎典禮,表彰一改過去完全由黨政領導同志頒獎致辭的做法,特別邀請了三位農民嘉賓。
賈永清告訴記者,基層文化建設、文化服務搞得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和評判權,讓農民群眾給文化工作者頒獎,就是要彰顯群眾的主體地位,讓文化工作者時時明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把“全心下移、服務群眾”的工作理念扎根在內心深處。
從2010年開始,邯鄲市實施“歡樂鄉村”文化工程以后,得到了農村群眾的廣泛認可和積極參與。三年來,邯鄲市探索出一條“黨政主導、群眾主體、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農村文化建設和文明創建的新路子,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2012年“歡樂鄉村”入選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選編》。賈永清說:“歡樂鄉村”的品牌效應正在持續放大,相信在這一文化品牌的感召和帶領下,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才匯聚到繁榮基層文化的大軍中,在廣大農村打造一支支不走的文化隊伍。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