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唱功亦能成功可休矣
“楊冪、孟非0分,不會唱歌;阿信、韓庚、黃曉明5分,嘗試用氣息唱歌但不集中,并且沒音準;許嵩10分,用氣息唱歌,多數情況下能集中,音準靠運氣;郭富城、蔡依林20分,差勁的唱功配以舞蹈;林俊杰、王力宏60分,先進的唱法、科學的持久訓練,配合符合大眾需求的主打歌,再偷摸用專輯的B面去傳達自己的音樂理念;陳奕迅90分,在落后的唱法體系中,有體系地向國際規格靠攏;鄧麗君100分,她跟陳奕迅做的是一樣的事,并早了20年……”日前,一份轉載率極高的“我心目中的華語流行樂壇歌手唱功評分標準”引發網友廣泛熱議。有網友認為這份自制唱功排行榜把語感、歌路這些方面也都加入了考量,很犀利,也有網友認為這個評斷太主觀,不靠譜。
說實話,仔細看完這份自制唱功排行榜后,筆者對其合理性也并不完全認可。不過,針對當下流行歌壇亂象叢生尤其唱功已淪落到無關緊要的現狀來說,有這么一個拿唱功來說事的標準出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這些年,假唱、破音、跑調我們早已司空見慣,這樣的囧事不僅在一些所謂的多棲明星,就連一些職業或專業歌手身上也難幸免。若說原因,與現在的流行樂壇炒人氣、靠包裝、?;訚u盛、唯獨拼唱功漸衰難脫干系。就拿很多商業演出來說,請來的歌手人氣不可謂不高,可是實際演出中又有多少人做到了高人氣與好唱功同步呢?或許在主辦方看來,只要有人氣就能吸眼球,或許也有一些觀眾認為,只要夠大腕,唱得如何無所謂,可也正是一次次對歌手應具備一定唱功這一基本要求的主動放棄,才給了那些唱功并不過關的歌手依舊能夠“出彩”的機會。
再看看一些所謂的某某明星個人演唱會,結果卻往往成為明星參加的演唱會,請幾位助演嘉賓看似很合理也很能提升演唱會的人氣,而筆者竊以為這與遮一下明星們唱功不過關的這個羞也不無關系吧。還有現在的一些音樂選秀,有熱舞無勁歌、有“特點”無美感、有不錯的自彈卻沒相應的自唱,難道未來的流行樂壇真的就需要這樣的人才嗎?甚至還有人說,如果再拿唱功去苛求音樂人,勢必會扼殺掉許多有才華和天分的異類,最后培養出來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唱歌機器”,娛樂界也會失掉許多娛樂元素。事實真的如此嗎?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因為唱功與出新之間從來沒有天然的矛盾。
歌者之唱功就好比樂器之音質,試想一下,如果一件樂器的音質不過關,再好的演奏大師恐怕也演奏不出來美妙的音樂,而如果一個歌者連基本的唱功都不具備,又何談打動人心的演唱呢?強調唱功的重要性并不代表唯唱功論,確實唱功也不是一首歌能夠打動人心的全部,可是,對于打定主意要吃音樂飯的人來說,唱功永遠是必備和必要的基礎,唯有這個基礎打好了,才能讓你更好地用音樂來表現自己。
(編輯:偉偉)
· | 《我最親愛的我》征服戴玉強 李照唱功獲贊 |
· | 廖昌永:只飚高音不叫會唱歌(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