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跳”電視節目被指“拿命博收視率” 明星跳水能不能跳出正能量
幾十位一線明星的集體加盟加上泳裝真跳,零基礎加上兩個月專業的封閉訓練,兩檔同類節目的白熱化競爭以及打到海外的版權之戰——對于浙江衛視的《中國星跳躍》和江蘇衛視的《星跳水立方》來說,僅有這樣的賣點是遠遠不夠的。事實上,這兩檔節目的核心競爭力還是一場接一場輪番上演的“苦肉計”。
64歲的相聲演員牛群,不顧所有人的反對和女主持人的眼淚,毅然從10米高臺呼嘯而下;大眾偶像韓庚因3米板入水時的小失誤被水拍暈,然后滿嘴是血地從泳池里爬上來;包小柏耳膜穿孔、聽力減半;黃健翔門牙被水拍出血;陳光標則被爆肛門倒灌水;陳楚生、黃征、楊凱淳、周韋彤等人被水拍到身體出現大片淤青紅腫,特別是釋小龍助理落水溺死事件發生之后,明星跳水更成家喻戶曉的話題,只是跳的依舊淡定從容,看的開始百爪撓心。
挑戰,還是玩命?勵志,還是虐心?兩檔明星跳水節目開播以來,不斷爆出參賽明星受傷的消息,粉絲哭成淚人,觀眾心驚膽戰。一方面,一部分網友力挺明星跳水,認為這樣的節目很勵志,體現了明星勇于挑戰自我的精神,傳遞出一種正能量;另一方面,也有觀眾表示一點都不感動,“宣傳也有其他手段啊,收視率難道比命都重要?”
爭議聲中,跳水節目收視率引人關注:《中國星跳躍》以1.68%的首播收視率,一舉超過《中國好聲音》的首秀;《星跳水立方》則首度讓周日檔保留節目《非誠勿擾》讓位,首期節目收視率達到1.87%。
如今,手拿遙控器,光電視頻道就有近百個可以選擇,為了在沒完沒了的收視率大戰中脫穎而出,電視節目不得不爭相使出“猛招兒”。對于明星跳水險情頻發,香港明星黃秋生甚至發出了“跳水不如跳樓”的指責,稱“建議叫明星去跳樓,看誰命大,收視更佳”。作為《中國星跳躍》主持人的黃健翔則回應,一邊要求綜藝娛樂節目“有意義”,一邊把新聞評論節目當娛樂消遣,“大哥,您到底要看哪樣的節目?”已加盟《星跳水立方》的“跳水皇后”高敏也按捺不住發出了長微博,呼吁大家不要妖魔化明星跳水……
是誰在妖魔化明星跳水?傳遞正能量還是拿命博收視率?毫無跳水基礎的演藝明星在經過短暫的訓練后,就要站在3米板、5米板,甚至10米板的跳臺上去表演跳水,節目組認為自己展現的是“明星面對困難時的正能量和勵志的一面”,而很多觀眾看到的卻是煽情和過度娛樂,聽到的卻是明星跳水“要錢不要命”的傳言。
從7年前讓全民瘋狂的《超級女聲》開始,“煽情”就成了國內綜藝節目的常態,如今明星跳水節目也未能幸免。明星選手在爬上跳水臺的那一刻,他們的身體、心理,甚至生命都成了被人消費的對象。
有媒體評論稱,當神壇上的靚麗偶像越來越不能滿足看客們的窺私欲時,去偶像化的明星消費正成為當下最賺眼球最賺金的途徑。中國綜藝節目經歷著這樣的三級跳:從草根參與的“造星時代”,到明星參與的“真人秀時代”,再到把明星往死里整的“虐星時代”,明星越遭罪,觀眾越買賬。
明星跳水,顯然僅僅是“虐星時代”的初級階段。至于虐星,國外還有更狠的玩法。日本《SMAP×SMAP》節目中有很多競技環節,如果失敗則有很多恐怖的懲罰方式,比如潑水、吃超辣的面條等;韓國《Runningman》里,觀眾經常可以看到主持人和嘉賓跑得氣喘吁吁、筋疲力盡的畫面;英國《名人喂白鯊》中,一些英國大眾家喻戶曉的名人會被放入鐵籠中,引誘饑餓的鯊魚襲擊;法國《死亡游戲》,參賽嘉賓如果答錯題就會被電擊“懲罰”,直到被460V高壓電電得當場暈死過去;丹麥一檔談話節目更離譜,要求女明星一絲不掛地站在男主持人及男嘉賓面前,聽取他們帶有侮辱性言論的“鑒定”。
難道這些就是我們今后的出路嗎?
一個節目能通過很多途徑給觀眾留下印象,“重口味”也是其中最能博眼球的利器之一。但是,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在罵聲中走到今天,一方面,觀眾的熱情已被各種庸俗的同質化節目嚴重透支,另一方面,廣電總局的“限娛令”讓這些節目只能“戴著鐐銬跳舞”。更重要的是,節目中無厘頭的煽情、廉價的眼淚,以及各種跌破底線的炒作,已經讓越來越多的電視觀眾備感“審丑疲勞”。相比之下,盡可能讓節目回歸到純粹的正能量本身,反而能讓觀眾看到節目的誠意,而誠意恰恰是一檔電視節目贏得觀眾和市場的法寶。
比如,通過合唱比賽為家鄉的公益項目贏得資金,主打“夢想”和“公益”的《夢想合唱團》實現了娛樂節目的精神提升,其精神指向不再是個人成名,而是一個公益夢想的實現。
再比如,五四青年節,連播5天的《開講啦》青春季關注度迅速升溫,在互聯網上引起熱烈討論,周杰倫的演講更是創造了央視近期同時段的收視新高。
去年8月首播以來,已推出兩季的中國首檔青年電視公開課《開講啦》被譽為“中國思想好聲音”。在這個舞臺上,明星們褪去絢麗的舞臺包裝,沒有表演、沒有喧嘩,展現了鮮為人知的真實。
在娛樂節目泛濫的今天,《夢想合唱團》的持續走紅,《開講啦》引爆的網絡熱議,都是一針清醒劑,原來我們可以不必那么俗,博眼球造聲勢不一定要靠八卦噱頭,正能量同樣叫好又叫座。
(編輯:偉偉)
· | 不要以玩兒命來博收視率 |
· | 明星跳水秀不“養眼”只“虐心” |
· | 電視節目缺乏創意原因究竟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