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相關政策 地方戲曲將獲政策扶持保護
記者日前從文化部獲悉,鑒于目前地方戲曲面臨著觀眾減少、市場萎縮等困境,文化部決定實施地方戲曲劇種保護與扶持計劃。扶持計劃以5年為周期(首期實施時間為2013年至2017年),確立40個左右全國地方戲創作演出重點院團;創作一批地方戲優秀作品;培養一批潛心地方戲曲藝術、德藝雙馨的專門人才;挖掘、整理一批珍貴的地方戲曲史料,使其成為地方戲曲劇目創作中心、地方戲曲劇種保護中心、地方戲曲藝術傳播普及中心和地方戲曲資料收集整理與研究中心,逐步建立地方戲曲藝術生態保護區。為保證該扶持計劃順利實施,文化部將會同財政部門爭取設立地方戲曲劇種保護與扶持專項資金,對全國地方戲創作演出重點院團劇目創作、人才培養、史料搶救與保存、赴境外演出等給予資金扶持。
據介紹,地方戲曲劇種保護與扶持計劃主要措施包括:確定全國地方戲創作演出重點院團,對院團的劇目創作給予資助,以劇目扶持促進地方戲曲劇種的保護。2013年,首批資助40臺左右優秀地方戲劇目,2014年至2017年每年資助10臺左右優秀地方戲劇目。分年度委托戲曲院校開展全國地方戲曲編劇、導演、作曲、舞美人才培訓班,每年資助10個地方戲曲劇種人才培訓班,并對各地開展的各類特色鮮明、重點突出的地方戲曲人才培訓項目進行資助。每年資助10個地方戲曲劇種文獻、資料等搶救、保存。適時舉辦全國地方戲優秀劇目(或地方戲精粹)展演及表彰活動。對全國地方戲創作演出重點院團赴國外及港澳臺地區演出活動實行補貼。每年資助10個地方戲曲劇種的10個院團“走出去”等。
保護與扶持計劃還要求各地結合實際確立一批代表本地區藝術水準的省級重點地方戲曲院團,采取措施予以重點扶持,對各地有影響的瀕危劇種給予保護和扶持。要重視基層戲曲院團和民營藝術院團在活躍基層演出市場、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和創造性,制定相關政策措施推動基層戲曲院團和民營藝術院團持續、健康發展。(記者 董大汗)
(編輯:子木)
· | 虛與實的矛盾:戲曲讓位于影視藝術的主因 |
· | 戲曲數字電影《野豬林》在津首映 |
· | 戲曲專家拉薩熱議藏戲傳承發展 |
· | 戲曲現代戲三題 |
· | 首拍戲曲藝術片 馮小寧戰戰兢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