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滴淚水都見證孩子的成長
《生命流淚的樣子》 伍美珍著 明天出版社 2011年6月出版
“我看到,紅色的蠟燭燃燒了大半,燭身上殘留著燭淚。燭淚已經凝固住了,顯得無限悲涼。悲哀的燭淚,讓我看到了生命流淚的樣子!”
——《生命流淚的樣子》題記
對青少年而言,《生命流淚的樣子》是個溫馨又稍顯沉重的故事。主人公盛欣怡原本有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然而,媽媽突然罹患癌癥,讓她的生活乃至性格發生了巨變。但母親拼盡生命,用最后的燃燒獻出最深沉的母愛,使盛欣怡體悟到了生命和愛的真諦。
聽聞本書入選中宣部等三部委聯合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的消息,作者伍美珍很開心。伍美珍曾當過“陽光姐姐熱線”主持人,專為小讀者排憂解難,在青少年讀者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小讀者們都愿意向這位“陽光姐姐”傾訴成長中的煩惱。
《生命流淚的樣子》就是源于一位小讀者的來信。信中,他傾訴著害怕失去患有絕癥的父親的惶恐。于是,作者以此為藍本,編織了性格軟弱的女生盛欣怡,在失去母親前后發生的故事。“我要表現的不僅是死亡的悲傷,還有關于生命的頓悟。因為孩子們的每一滴淚水,都見證他們的成長。”伍美珍說。
真實的故事,貼近孩子心理的描寫,使得這本書自2010年出版后,反響空前,再版12次,總印數高達48萬冊。讀者們紛紛來信,說自己被感動得流下眼淚。
“記得有個五年級的女孩,從學校徒步走了七站路,來到我家大院。我和她聊了許久,得知她母親因病離開了她,她和爸爸一起生活。她很喜歡這本書,因為她與主人公有著相同的經歷,主人公的成長經歷鼓舞著她。孩子們,總是讓我感動。”伍美珍如是說。
伍美珍直言,如果孩子們在享受這個故事之后能懂得親情、生命的珍貴,就足夠了。她認為,揭示生命和愛的本質是這本書的最大價值所在,正如書中所言,“生命總是和死亡聯系在一起的,就如同四季的葉子,春天新鮮的葉子長出來了,到了秋天就會凋落。冬天,那些枯葉就會融進大地,用他們全部生命之愛孕育來年新的生命。地球上生命的軌跡大致都是如此。”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