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依托牛河梁建紅山文化研究高地
時間:2013年10月16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畢玉才 劉勇
在剛剛結束的紅山文化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學者紛紛發表真知灼見,思想火花不斷閃現。
“距今5500年至5000年的紅山文化晚期,西遼河流域的史前社會發生了質變,已步入初級文明社會,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形成奠定了堅實基礎。”中科院考古所公共考古中心常務副主任劉國祥說。
“牛河梁‘壇廟冢’所代表的社會,正處在由前國家時代向國家文明時代過渡的關鍵時期。由于當時國家還沒有正式形成,當時的社會管理主要是通過祭祀神靈來運作和實現的。”遼師大歷史文化旅游學院院長田廣林說。
遼寧省社科聯黨組書記楊路平說:“紅山文化是與中原仰韶文化同期存在的華夏文明中的優秀文化,內涵十分豐富。這次紅山文化研究基地以‘牛河梁·遺址·申遺’為主題開展學術研討,對于推動我省的紅山文化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承辦這次會議的紅山文化研究院院長、遼寧朝陽師專黨委書記雷廣臻告訴記者,朝陽師專作為牛河梁遺址所在地的唯一一所高校,近年來,借助于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聯合全國各地專家學者,緊緊圍繞牛河梁考古發現,舉辦了“牛河梁紅山玉文化國際論壇”等大型學術活動,形成了一系列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科研成果,先后出版了《走近牛河梁》等專著或編著;在國內外媒體與核心期刊上發表了《中華文明在不同區域起源的文化同一性》等論文,推動紅山文化走向世界,學校也被確認為遼寧省紅山文化研究基地。
楊路平希望紅山文化研究基地進一步發揮引領作用,通過建立紅山文化學術共同體,薈萃全省乃至全國研究紅山文化的精英,在協調配合中推動紅山文化研究,為紅山文化遺址申遺做好理論儲備。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