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迎來收獲期
離我最近的乒乓球室在哪里?周末哪兒有茶室開放?想學芭蕾舞去何處報名?居住在上海的人們可以登陸上海市社區中心網站,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文娛項目。
這個網站是“上海市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中央信息管理系統建設項目”的子項目。此項目剛剛通過由文化部組織的專家驗收。這是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實施以來,通過驗收的第七個項目。它的順利實施,意味著上海市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有了“升級版”。
為借助先進科技推動文化建設的轉型升級,在國家財政的支持下,文化部2010年開始啟動實施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旨在開展文化科技基礎性研究和高新技術在文化領域的應用研究,重點解決一批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引領性的重大文化科技問題。自啟動以來,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積極響應。4年來,全國27個省區市的數百個單位,報送的選題建議達775項,涉及樂器改革、工藝美術、舞臺科技、社會文化、圖書館建設與服務、博物館建設與服務、文化遺產保護、文化市場、文化產業、藝術教育等文化行業的各個領域,基本實現了科技在文化工作中的全覆蓋。
經過評審,4年來共有52個項目獲得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立項,涵蓋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方面。其中,前者包括利用現代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促進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整體提升的“基于三網融合的公共文化傳播新模式研究與示范”“公共文化服務與交流中移動技術應用模式研究”等項目,后者則有著力提升文化裝備國產化水平和技術含量、解決技術共享問題的“基于綠色光源的舞臺功能燈具研究與示范應用”“動漫游戲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技術支撐體系研究”等。立項項目吸引了全國上千名文化科技工作者參與研發,而300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的投入,帶動社會各方面投入文化科技研發的資金超過億元。
經過為期2至3年的研發周期,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已經步入收獲期。目前,已有“文化產業統計口徑平臺建設”“數字化大型調音臺裝置研究”“城市公共文化移動服務集成平臺建設與研究”等7個項目順利通過了文化部組織的專家驗收。其中,“上海市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中央信息管理系統建設項目”等項目的實施,不僅推動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網絡的升級,而且使上億人次的直接受益;而“數字化大型調音臺裝置研究”“文化產業統計口徑平臺建設”等項目,為提高文化裝備的國產化水平以及科學把握文化產業發展趨勢提供了全局性的數據參考,并為政府主管部門的決策提供了相關依據,有力推動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