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年海外紅火 世界各地華僑華人舉行精彩新春活動
德國巴伐利亞中文中心學校的中德小朋友表演舞蹈。本報記者 管克江攝
澳大利亞悉尼巡游表演中,具有中國特色的巨型駿馬花燈與遠處的維多利亞女王大廈相映成趣。本報記者 韓 超攝
為慶祝中國農歷新年,英國倫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廣場隆重舉行舞龍舞獅表演。本報記者 白 陽攝
在馬年到來之際,世界各地華僑華人和當地民眾紛紛舉行各式各樣精彩的活動,慶祝中國農歷新年,迎接即將到來的春天。
中國年味“飄香”NBA賽場
當地時間2月1日晚,即中國農歷新年的正月初二,NBA常規賽在主場作戰的華盛頓奇才隊和俄克拉荷馬雷霆隊之間展開。比賽現場人聲鼎沸,兩萬多名觀眾目睹了此前10連勝的雷霆隊與奇才隊的火熱較量,還欣賞了中國傳統的舞龍、武術表演。
金龍飛舞,靜若伏虎、動若飛龍的中國功夫,以及NBA為慶祝中國新年為球員定制的紅色生肖圖案熱身服等元素,都讓整場比賽充滿了濃濃的中國新年的喜慶味道。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也到場祝賀。
據悉, NBA每年都會通過各種方式慶祝中國農歷新年,中國是NBA海外最大的市場之一。美國媒體評論稱,NBA以各種方式慶祝中國新年,是國際觀眾對NBA的改變和影響日漸明顯的表現。“在NBA賽場上,閃亮的燈光和熱情的吶喊都符合中國新年的氣氛”。
組織當天華人演出的美國華盛頓同鄉會聯合總會會長何如意告訴本報記者,場內的舞龍、武術以及場外的秧歌、古箏、書法等表演是當地華人歷時3個多月,由超過1000名華僑和留學生共同參與完成的。
英德慶典觀眾逾萬
由倫敦華埠商會主辦的2014年馬年新春慶典2日在英國倫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廣場隆重舉行。今年的新春慶典主題為“倫敦華埠,邁向國際”,逾萬名來自英國和世界多地的觀眾觀看了長達6個小時的演出活動。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首相卡梅倫分別向慶典發來賀信。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致辭時表示,中國傳統的春節文化早已傳至世界各地,新春慶典更是成為倫敦重要的旅游資源之一,這表明中英文化的合作交流日益加深。
在德國慕尼黑,中華文化中心主辦的慕尼黑華僑華人馬年春節聯歡晚會2月1日舉行。來自慕尼黑地區的華僑華人以及德國友人約500人出席,大家用自編自導的歌舞節目喜迎中國農歷新年。晚會前舉行了乒乓球擂臺賽、國際象棋車輪戰,以及快速學折紙等游藝活動。
澳大利亞花燈大巡游
2月2日晚,悉尼市為市民及游客獻上了一場盛大的中國農歷新年花燈大巡游。
當晚8時整,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馬朝旭、悉尼市長克拉沃·摩爾和中國農歷新年慶典活動顧問小組主席、華裔議員郭耀文等為舞獅點睛,悉尼馬年花燈大巡游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共有32輛繽紛的花車和2700多名表演者為本次活動獻藝,令到場觀眾大飽眼福。
馬年春節自然少不了“馬”。各式馬年主題花燈紛紛亮相,浩浩蕩蕩地穿梭于悉尼的街道。不僅如此,巡游還邀請了一位特別“來賓”—— 一匹幾層樓高的巨型“奔馬”。悉尼的騎警也成為巡游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英姿颯爽的騎警駕著高頭大馬,整齊劃一地在活動現場巡邏,每到一處,都會引來人們的陣陣歡呼。
摩爾對本報記者說:“花燈大巡游是歷屆悉尼市政府在中國農歷新年期間為大家奉上的一場‘重頭戲’。這場引人入勝、妙趣橫生的巡游表演將吸引超過10萬觀眾到場觀看。大家可以與親友們一起加入到慶祝的行列中,盡享中國春節帶來的賀歲喜慶以及悉尼的多元文化。”
馬朝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悉尼春節花燈巡游活動日益豐富多彩,充實了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增進了中澳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促進了中澳兩國的文化交流。中澳雙方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兩國人民對彼此懷有友好的感情,我們的合作有著廣闊的空間。”
一位名叫拉斐爾的意大利游客對記者表示:“表演真是太精彩了,聽說馬在中國文化中有著美好的寓意,我祝愿中國人民在馬年交好運。”
瑞典寒冬喜迎春
2月2日是農歷大年初三,當地時間中午12時,一場別開生面的新年慶典在被白雪覆蓋的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從國王花園出發,紅色的舞龍隊伍和金黃色的舞獅隊伍把觀眾們一路帶到東亞博物館。“這是瑞典規模最大的春節慶祝活動。”東亞博物館新聞官佩特里對本報記者說。
下午1時,東亞博物館門前的廣場上已經聚集了300多名來賓。瑞典世界文化署署長霍比·尼爾森首先致辭并祝大家馬年快樂。他說,東亞博物館是北歐最大的研究東亞文化的博物館,這里每年都會舉行慶祝中國春節的活動,這已經成了東亞博物館的傳統。中國駐瑞典大使陳育明在致辭中稱,今年是中國農歷馬年,馬代表著優雅、健康、忠誠。文化交流能夠增進和加深兩國人民之間的理解,并將兩國人民緊密聯系在一起。
在優美的中國樂曲聲中,演出開始了。舞蹈演員翩翩起舞,紅衣彩扇為觀眾帶來喜慶氣氛。一陣鑼鼓聲后,兩名青年披掛金黃色的舞獅服飾上場,只見金獅時而跳躍,時而翻轉, 時而扭身,時而甩尾, 精彩表演在觀眾中引發陣陣掌聲。隨后,由9名中瑞青年組成的彩龍踏雪而來。威武的中國龍翻滾跳躍,左奔右突,在皚皚白雪的映照下越發鮮艷奪目。舞到高潮處,觀眾掌聲四起。排在龍尾的瑞典姑娘埃娃對本報記者說:“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舞龍表演。我對中國文化活動很感興趣,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機會參加。”
在熱鬧的人群里記者碰到了卡爾松和海琳娜一家。他們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正觀看文藝表演。卡爾松因為工作經常去中國出差,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對中國春節情有獨鐘。“我們就是想讓孩子從小感受中國文化,長大了好好學習中文。中國和瑞典的商務往來已經非常密切。中國經濟發展這么快,未來中文對瑞典非常重要,下一代應該好好學習。”
(本報記者李博雅、白陽、管克江、韓超、劉仲華、商璐)
(編輯:單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