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振龍代表:美麗鄉村建設是篇大文章
“路上到處都是塑料袋、快餐盒、廢電池、碎玻璃,要么沒有人回收,要么只是簡單地填埋一下,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談及一些鄉村存在的垃圾亂象,鄧振龍代表皺起了眉頭。
一直生活在客家山村的鄧振龍代表,對鄉村有著天然的親近感。現在,身處鄉村,他卻發現“月亮不再是那個月亮”。所以,他覺得,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建設美麗鄉村”是一個及時的舉措,“村容村貌的整潔、美觀是美麗鄉村最直接的表現”。
在調查走訪時,他還發現,有些村民的衛生意識跟不上,一些傳統觀念根深蒂固,不愿意積極地面對新形勢。而且,受制于場地、人才、經費等問題,目前部分地區農民的文化生活貧乏,缺少時尚健康的娛樂活動,讓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有了生存的土壤。
“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必須把鄉村作為一個主戰場。”說話間,鄧振龍代表有些激動。
他說,建設美麗鄉村,關鍵是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要把政府和外出鄉賢的力量結合起來,要與推進城鎮化建設結合起來,在廣泛聽取農民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科學編制村莊和城鎮擴容提質、村莊產業發展和土地利用等規劃,提高規劃的可行性,體現村莊的個性魅力。切忌“千村一面”,實現“一村一景”“一村一品”,充分彰顯鄉村的特色和韻味。
“建設美麗鄉村還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可圍繞產業發展推進生態化,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生態工業。有條件的地方還可發展以青山、碧水、野趣為特色,現代文明、田園風光、鄉村風情于一體的旅游休閑經濟,精心打造城里人也向往的魅力鄉村。”鄧振龍代表說。
整治改造村莊環境,要建設和管理并重,堅持示范帶動、同步推進的原則,完善農村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活躍和豐富農村文化生活……鄧振龍代表說:“美麗鄉村建設是篇大文章,怎么開頭、怎么收尾要心中有數,寫每一個字,甚至用哪個標點符號都要認真仔細。”(鄧振龍代表為廣東梅州大埔縣新東村黨支部副書記)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