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百年中國動畫
書中插圖:1955年上映的《神筆》
中國動畫發軔于上世紀20年代,以萬氏兄弟(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為代表的第一代動畫藝術拓荒者在一無資金、二無技術、三無設備的條件下,開始了艱苦卓絕的藝術探索。至1926年前后,廣告動畫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和幽默動畫《大鬧畫室》的相繼問世,標志著中國動畫正式誕生。這兩部作品盡管稚拙,略顯粗糙,卻在中國動畫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在荊棘叢生的荒原中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回顧過去的歷史,中國動畫的發展經歷了無數的曲折和坎坷,創下了輝煌業績,業已成為今天展望未來的有效借鑒。在即將走向百年的歷史時刻,中國動畫終于迎來了新時期的產業發展時代。回顧這段征途,梳理與審視走向百年的中國動畫,對于明確新時期動畫產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國家版權基金資助項目《征途——走向百年的中國動畫》(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一套集學術、觀賞和普及為一體的動畫專業史書籍。該書對中國動畫在不同歷史時期所表達的社會意識、藝術風格、文化理念、價值觀念進行了分析和評介,展示了中外專家對中國動畫史的研究成果。書中引用的部分歷史資料是首次公開發表,彌足珍貴。值得一提的是,該系列中臺灣、香港卷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空白,對兩岸動漫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在編寫過程中,編委會本著尊重史實的創作態度,通過對海內外200位動漫研究和專家學者、教授、動漫企業和工作室、大專院校的采訪,獲得了他們創作、研究和產業開發的許多有價值的第一手材料。叢書三易其稿,嚴格采用第一手資料,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書籍的學術水平和質量,并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內容豐富厚實,索引詳盡準確。這套書的寫作、編輯特點是除了介紹不同時期動畫作品的故事梗概外,還加入了對重要作品的創作背景、藝術特點以及主創人員的有關評論。在版式風格上強調圖文并茂,力求以文配圖、以文釋圖,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歷史意義。叢書還加上了文獻索引和光盤文獻索引,記述了寫作這套書所使用的參考書籍、報刊、主要作者和作品目錄,以便研究者使用。
二是著眼學派影響,關注產業之路。書中從中國動畫誕生的時代文化背景入手,全面系統介紹了中國動畫各個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品,對中國動畫學派的形成進行了深入有趣的描述,對改革開放時期涌現的代表作品進行了評介。同時,該叢書還梳理了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之路,對各地主要動漫基地的建立、動漫出版物與衍生產品的開發、動漫企業的成功案例進行了全面介紹,提出了動漫出版物是中國動漫產業的突破點的觀點。
三是廣泛爭取合力,拓寬國際視野。叢書全面梳理了我國港臺地區動漫展的來龍去脈,在分析和研究臺灣與香港動漫代表人物如鄧有立、蔡志忠、敖有強、徐克、黃玉郎和他們的代表作的同時,對港臺中青年動漫藝術家的新作如謝立文與麥家碧的《麥兜的故事》等也進行了充分評介,為動漫界的合作、交流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有關中外動漫交流的發展歷史,在國內學界鮮有研究,即使是現今正在舉辦的國際動漫節也罕有系統性地整理和研究,《征途》無疑開了先河。其撰寫過程中還得到美國、日本、俄羅斯、德國等國家和地區動漫研究專家、學者、教授的大力配合。他們在閱讀了部分譯稿和圖片后,一致認為可以出版英文、俄文、阿拉伯文等譯文版。以國外專家學者的眼光看待中國動畫成為本套書的又一特色。書中珍貴、豐富的史料圖片,透徹、深刻的闡釋和分析,定會受到廣大動畫專家、學者及動畫愛好者的青睞。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