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藏》工程第二批成果發布
時間:2014年04月13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曹繼軍 顏維琦
《子藏》工程成果發布。 顏維琦攝
本報上海4月12日電(記者曹繼軍、顏維琦)大型古籍文獻整理工程《子藏》第二批成果12日在滬發布。第二批成果包括《鬻子》《關尹子》《文子》《列子》《韓非子》等12個系列,共收入先秦至民國時期有關子學著作672種。
《子藏》搜天下之遺籍,集百家之大觀,匯輯影印海內外所存的先秦漢魏六朝諸子白文本和歷代諸子注釋、研究專著等,并為每種著述撰寫提要,考述著者生平事跡,揭示著作內容,探究版本流變情況。收錄的下限原則上截止到1949年,適量收入今人所輯出土文獻資料。這一重大學術文化工程項目于2010年5月啟動,由華東師大先秦諸子研究中心負責組織實施、中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承擔出版任務,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國家重要古文獻的一次大規模整理。
本次成果發布引起國內外學術界高度關注,來自中國大陸、港澳臺地區及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30多位學者與會,就“新子學”及諸子學現代轉型展開研討。華東師范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教授、《子藏》總編纂方勇說,諸子百家之學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子藏》工程的全面推進,為新時期子學的研究與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撐。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黨委書記、《文學遺產》主編劉躍進研究員認為,“新子學”的提出具有推進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意義。
(編輯:單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