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家書文化論壇舉行
“那感覺真是很美妙的,寫家書的時候,鋪開信紙,將鋼筆吸滿墨水,擰開筆帽,靜心沉思,將對家人的無盡思念盡情傾瀉筆端,那份莊重和虔誠,真有一種儀式感。”在13日舉行的“首屆中國家書文化論壇”上,陶鑄同志之女陶斯亮專門致信論壇,表達了對家書的情懷。
首屆中國家書文化論壇由北京民生文化藝術基金會、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和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基金會聯合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家書文化研究中心和搶救民間家書項目組委會承辦。參會的百余位專家、學者及家書捐贈者圍繞“家書、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主題進行了熱烈討論。同時還對家書文化的內涵與外延、家書文化的搶救與傳承、如何看待傳統家書的價值以及當前形勢下搶救民間家書的重要意義等議題進行了探討。
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書記張建明說,家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的特色收藏與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十分重視家書文化,2009年引進全國搶救民間家書項目,批準成立了全國首家家書文化研究中心,并推出了全國第一個家書歷史文化展覽。目前人大博物館擁有全國唯一的家書常設展覽,免費對外開放。
據了解,全國性的搶救民間家書活動開始于2005年4月,由費孝通、季羨林、任繼愈、王世襄、羅哲文、歐陽中石、蘇叔陽等46位文化名人簽名倡議,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等單位共同發起實施,宗旨是搶救民間家書、傳承家書文化、守護親情家園,共建和諧社會,被稱為“一場撼動中國人心靈的文化120”。2009年5月該項目落戶中國人民大學,家書的征集、研究持續進行。9年來,搶救家書成果顯著,共有兩千余位海內外愛心人士無償捐贈家書近5萬封。項目組出版家書專集7部,推出家書展覽3個,接待參觀者上萬人,承擔校內科研項目一項,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重點項目一項,發表家書研究文章二十余篇。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