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夜光杯:酒泉老藝人堅守千年工藝傳承至今
時間:2011年12月03日
來源:
作者:
中新社酒泉12月3日電 題:傳奇夜光杯,酒泉老藝人的堅守
作者 趙昕 王霞
夜光杯的傳奇蜚聲海內外。在祁連山下的甘肅酒泉市區,有一座“中華老字號”夜光杯廠,一群老藝人用他們的堅守,將千年工藝傳承至今。
生產車間里,57歲的老藝人魏建民正在打磨夜光杯。在這里已工作40年的他,手上有厚厚的繭子,指甲也因長期的打磨工作而變形。而就是這雙粗糙的手,在打磨僅僅1毫米厚的杯子時,卻顯得非常靈巧。
魏建民說,現在條件好多了,師傅們用上了機床等機械工具,效率比以前高。但“一些工序還沿襲著千年以來的傳統工藝,所以一個夜光小杯仍需制作一星期方能完工。”他拿起一塊馬尾巴做成的“抹布”擦拭一件玉盤,并告訴記者,“只有用馬尾巴布擦拭涂蠟的玉器,才能讓其透亮。”
“做夜光杯跟別的活兒不一樣,越到最后越要慢越要小心。”魏建民說,由于成品的杯壁不到1毫米,稍不注意即前功盡棄。現在用高頻電機雖然省力,但生產出的杯壁更薄,所以更是一點不能分心,“這都是從老祖宗一代代傳下來的規矩”。一個杯子從原料到成品至少需要三十多道工序。
魏建民說,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手藝失傳。由于“玉活”又苦又臟,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愿意學。現在廠里僅他和魯雪蓮師傅是老人,魯師傅再干一個月就退休了,他自己也即將退休,“新來的年輕人都干不長,也學不進去。”這位藝人表示,如果有年輕人愿意傳承這門古老手藝,他愿意一心一意把手藝傳出去。
魏師傅和夜光杯打了一輩子交道,他告訴記者,自古以來玉象征著道德,跟玉打交道的人也要有操行。干這行苦、待遇也不好,憑他的巧手干其他行當收入會高得多,但他因為從小就喜歡夜光杯,一干就是一輩子。每年夏天旅游旺季,都會有很多外國游客到廠里參觀,興奮地和他合影。他說,傳奇的夜光杯馳名海內外,苦一輩子也值了,退休后還要繼續做夜光杯。
該廠辦公室主任權玉廷告訴記者,廠里已經注意到手藝傳承的問題。一方面將返聘老師傅回到廠里;另一方面要購置數控機床,既為了雕刻更精細,也為了減輕藝人的勞動強度,適應時代變化,吸引年輕人投身夜光杯手藝傳承。(完)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