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南朝古墓考古發掘現場 現代快報記者 顧煒 攝
針對近來因獅子沖南朝墓發掘所引發的質疑,昨晚7:36,南京市文廣新局新聞發言人就相關情況,通過南京市委宣傳部官方微博“@南京發布”對外公布。通報稱,目前已經暫停對棲霞區獅子沖南朝墓考古發掘,并將有關考古情況上報專業部門,請求上級專業部門組織一流考古專家對本次考古工作進行專項論證,并嚴格按照專業部門要求決定此項考古工作的后續事宜。
獅子沖南朝墓發掘引爭議
3月底,現代快報報道了南京市考古部門正在獅子沖南朝墓進行考古發掘。這兩座墓長16米、寬7米左右,由于幾百米外有兩頭公的石獸,而且石獸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永寧陵石刻”等字樣的“國保”石碑,因此,有專家推測,這個南朝大墓的墓主人是南朝第二任皇帝陳文帝。
但是,這個墓地的挖掘卻引來了爭議。有媒體記者和專家學者聯名寫信給國家文物局,信中提到:“不挖帝陵、避開‘國保’、盡量不進行主動性發掘,這是文物保護的三條基本原則,然而在南京,這三條底線均被擊穿。”
4月30日,著名文化學者吳樹發出一條題為《南京!南京!請停止發掘六朝帝陵!》的微博,痛斥南京對棲霞區獅子沖南朝墓的發掘。“如此巨大精美的麒麟,如此規模的神道,除開帝陵何人可為?南京,你有什么道理故作不明、非法發掘?”由于我國對出土文物的保存和復原的相關技術還未過關,國務院曾多次發文強調“帝王陵寢暫不進行主動發掘”,南京此舉立刻引起了中國文物界人士的高度關注。
解釋:發掘前不確定是帝陵
南京是不是知陵挖陵?南京市文廣新局稱,之所以對獅子沖南朝墓進行考古發掘,是因南京南朝陵墓石刻編制規劃的需要,在進行考古發掘的時候,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隊并不知道墓葬的具體年代。
南京市文廣新局稱,2012年初,為更好地保護南京南朝陵墓石刻,南京根據多次專家論證,提出在棲霞區新合村獅子沖編制南朝陵墓石刻遺址公園規劃。編制這兩個規劃,其前提是要以相關考古工作為依據。
2012年11月上旬,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隊對該區域范圍進行了考古勘探,在離石刻西北350米處北象山高地發現兩座磚室墓葬。經考古調查,兩處墓葬保存較差,曾多次被盜。為此,考古部門于2012年11月底向國家文物局申報對兩處南朝墓葬進行考據發掘并獲批準。南京市文廣新局的負責人認為,他們的發掘行為并不違法,也沒有對文物造成破壞。
至于墓主是誰?南京市文廣新局表示,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隊還不能確認此次進行考古的兩處墓葬就是陳文帝陳蒨的永寧陵。
最新進展
發掘已經叫停
對于媒體和部分文化學者對棲霞區獅子沖南朝墓發掘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南京市文廣新局十分重視。
南京市文廣新局負責人強調,本著嚴格執行國家文物保護法律、法規,以敬畏之心保護南京歷史文脈,他們近日已經通知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隊暫停對棲霞區獅子沖南朝墓考古發掘,并將有關考古情況上報專業部門,請求上級專業部門組織一流考古專家對本次考古工作進行專項論證,并嚴格按照專業部門要求決定此項考古工作的后續事宜。
“我們的目的是共同的,那就是更好地保護好南京市的文化遺產,讓古都南京的文化更具魅力,讓南京的文脈得以更好傳承。”南京市文廣新局表示,非常感謝媒體、文化學者、熱心人士對南京市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一貫的關心和熱情支持,也將真誠地接受社會輿論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