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電視臺完全不顧觀眾的感受,說停就停!憑什么不打招呼就停播,也沒有任何解釋和通知?”近日,針對北京衛視停播《青春期撞上更年期2》(以下簡稱《青春期2》)一事,網友紛紛“叫屈”。也有部分網友認為,對于收視率低的“爛片”,就應該停播,這也是尊重觀眾的表現。
電視臺停播電視劇,究竟孰是孰非?電視劇遭“腰斬”,究竟尷尬了誰?
觀眾:考慮過我們的感受嗎?
《青春期2》是《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續集,由杜淳、馬伊琍主演,于3月6日開始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和天津衛視播出。
來自央視專業收視調查機構——索福瑞的數據顯示,該劇收視率一路走低。播到第十集時,北京衛視在同檔期各衛視收視排名中跌到第20位,這幾乎創下了近幾年北京衛視的歷史新低。隨后,北京衛視停播了《青春期2》,改為播出《畢有財》。至于停播原因,北京衛視方面在接受媒體采訪是只簡單地交代了一句:停播是“正常的節目調整”。
《青春期2》被“腰斬”后,引發了觀眾和網友的集體“吐槽”。
部分觀眾認為,這是電視臺對電視劇質量的一種無言指責,“《青春期2》看了不到一集實在是讓我看不下去了。”“請問電視臺,《青春期2》制作這么粗糙,當初是怎么通過審查播放的?”“看電視劇《青春期2》,味同嚼蠟,怎一個鬧字了得?”……
與此同時,叫屈的觀眾也不少。有觀眾就說:“這是不是對觀眾的不尊重呢?就好比我進了一家餐館,吃著吃著,您臨時給我撤了,說換給我另外一盤,這考慮過我的感受嗎?”
網友“去年在瑪麗”表示:“再不好看,我們也是從第一集開始追劇了,究竟誰該對觀眾負責?”
網友“蝴蝶飛”則說:“電視劇質量不過關就不播,既然播了那我們只能湊合看,可突然被停播,還要我們無條件接受,不是說觀眾是上帝么,他們就如此對上帝?”
影響:電視臺、制片方都是“輸家”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電視臺停播電視劇,大都是因為該劇收視率過低。
去年因為收視率低被“腰斬”的劇也不少,湖南衛視就先后停播了《新烏龍山剿匪記》、《軒轅劍》、《逆轉女王》。
重慶笛女阿瑞斯影視公司負責人傅曉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事實上,停播電視劇,是電視臺、制片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結果,雙方都是“輸家”。
對電視臺來說,收視率低就意味著廣告受損,某電視臺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該電視劇收視不高,那個時段的廣告商也會向臺里投訴。停播是一種浪費錢又丟口碑的做法。”
而對于作為制片方的影視公司來說,是否不論電視劇播得怎么樣,都能收到錢呢?傅曉陽透露,每家電視臺與影視公司合作的方式不一樣,有的電視劇是按照播出前、播出中和播出后來付款的,如果停播,很有可能影視公司最后收不到錢。
而之前幾次電視劇遭遇停播,都有影視公司喊冤:“錢還沒有付完呢。”
思考:確保電視劇質量才是關鍵
“觀眾也是電視劇停播中的受害者。”日前,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在讀博士黃蒙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盡管被批“質量差”、“情節拖沓”,但畢竟還有一部分觀眾在看《青春期2》。黃蒙水認為,“出于收視率低、占用頻道資源的考慮,電視臺停播電視劇,這個行為是可以理解的,但電視臺方面應該提前告知觀眾,讓觀眾知道還可以通過什么渠道可以看到這部劇,下一部接檔的將是什么劇,這樣會給觀眾一個緩和的空間和交代。”
傅曉陽表示,《青春期2》停播引發的爭議,“提醒我們冷靜思考,不要一窩蜂地去追拍續集,確保電視劇的質量才是關鍵。”
“中國的電視劇都是拍完再播出。”黃蒙水說,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向美劇學習,“邊拍邊播,收集市場的反響、觀眾的意見,來決定劇情的走向,以及是否繼續拍第二季、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