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中國好聲音》冠軍梁博的考研成績一直牽動著歌迷的心,日前有媒體報道,梁博并未達到錄取資格,但考慮到梁博對學院所作出的貢獻,吉林藝術學院已經向教育部申請,破例錄取梁博為本院研究生。
梁博在舞臺上大放異彩的同時,也讓公眾記住了他的母校吉林藝術學院。這大概是吉林藝術學院所稱梁博為學院所作出的貢獻。但如果仔細考量,對于一檔電視娛樂節目,梁博參賽更多是一種個人行為,如果說為學院擴大了影響,那也是附帶的效應。畢竟,《中國好聲音》的冠軍是梁博,而不是吉林藝術學院。
梁博能夠奪得《中國好聲音》的冠軍,當然證明了他在音樂上的實力,可對于一檔娛樂節目而言,其運氣因素同樣存在。考研則不同,成績面前人人平等。所以原則上講,梁博未達到錄取資格而不予錄取,是為了保證研究生考試的公平。
按照政策規定,破格錄取研究生是指初試成績未達到參加復試的基本要求,但業務能力強、專業成績相對突出,總分或某一單科成績略低于復試要求的考生,有的學校還要求是國家急需專業的考生。顯而易見,破格錄取的理由是和專業水平相聯系的。而饒有意味的是,吉林藝術學院破格錄取梁博的理由是“梁博為學院所作出的貢獻”,客觀而言,這個理由并不能令人信服。不僅所謂擴大學院影響這種“貢獻”十分難于界定,而且如此“破格”給人以“學生為校做廣告就能獲得升學優惠”的印象,這更像是一場交易而非正常的升學途徑。所以,對于吉林藝術學院而言,即使要破格錄取梁博,也應更多地從業務能力強、專業成績相對突出的角度來考量,而不是梁博為學院作了多少“貢獻”。
梁博是《中國好聲音》的冠軍,但研究生考試卻是全體考生競技的舞臺,個別考生的破格錄取似乎是一種惜才愛才之舉,但嚴格來說,為維護研究生考試的公平,破格資格還應慎重給予。尺度一旦把握不好,就會落人口實、為人詬病。吉林藝術學院即使真的感謝梁博的“貢獻”,破格錄取也不是“中國好聲音”,因為研究生資格從來不應是一種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