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變”演員王洛勇
▲ 他不挑題材,挑人物
▲ 他做“技術進口,文化出口”的橋梁
▲ 他把百老匯的經驗帶回中國,推出音樂劇《魔術師》
《連環套》中飾演軍統高官
《林海雪原》中飾演楊子榮
《楊貴妃秘史》中飾演李白
《焦裕祿》中飾演焦裕祿
雖然已回國發展近10年,但“百老匯華裔第一人”的身份和經歷,已經成為王洛勇的一個獨特標簽。在被無數媒體探究和追問之后,那段將近20年的和百老匯以及戲劇有關的帶有傳奇和勵志色彩的美國往事,王洛勇已述說多次,現在他的感覺是不想再說了,“都是過去時了。我現在準備演王稼祥了,老拿過去的經歷說事兒,有時候不太自在?!彪m然不愿多談過往,但就像在美國的求學、教書和表演經歷已構成其生命的一個階段一樣,他舉手投足中帶出的激情和說臺詞般的語言表達方式,都實實在在告訴別人,表演已經成為他生活的重心。
兩句話就可以把我點燃
王洛勇下一部要拍的電視劇是《王稼祥》,此前,他在剛結束的電視劇《焦裕祿》中飾演焦裕祿。自2002年回國,王洛勇塑造了多個形象迥異的角色:電視劇《林海雪原》中的楊子榮,電視劇《神雕俠侶》中的郭靖,電視劇《楊貴妃秘史》中的李白,電視劇《拯救女兵司徒慧》中的武少卿,電影《鄧小平·1928》中的反派人物曹無榮……
這很容易讓人心生疑問:王洛勇是如何選擇作品和角色的?他接戲有什么原則和標準?“其實我對題材不挑剔,我對人物很挑剔?!彼f,“這個人物要從邏輯上是通的,要有很清晰的軌跡,這個軌跡符合他整個性格的發展。就像樂器要有清楚的屬性一樣,人物形象也要鮮明。”
他稱自己選擇角色的過程“是很怪的”,“可能就是一兩句話,一兩場戲,就能把我點燃了。這個角色的表情、聲音和行為方式讓我產生沖動,打動了我?!?011年他還拍了電影《羅布泊》,他飾演科學家彭加木?!八谡意淃}的過程中唯一的快樂,似乎就是走在荒無人煙的大沙漠中傾聽風聲?!彼慌砑幽具@個角色打動的,不僅是這點,還有他純粹的精神,“執著追求夢想,信守諾言?!薄拔蚁M约罕唤巧騽?,然后通過這個角色去打動觀眾。”王洛勇說,“打動一個迷茫的人讓他堅定一點,打動一個驕傲的人讓他冷靜一下,打動一個不自信的人讓他有力量?!?/p>
對于不同角色的詮釋,他依舊是從角色的屬性出發?!懊總€人物都像一個樂器一樣,有音色、音高、節奏和在和弦里的功能?!蓖瑫r,他也很看重人物自身的成長邏輯。他在張紀中版的《神雕俠侶》中飾演的郭靖,播出后備受爭議,因為他演的這個郭靖太智慧了,和大家印象中的郭靖大相徑庭。他解釋:“距離《射雕英雄傳》里的郭靖,一二十年都已經過去了,這個時候的郭靖,已經有了很多人生經驗。再去演一個憨傻的郭靖怎么行?何況他身邊的幾個孩子都很稚嫩、不成熟,需要有人引導。”所以他認為郭靖的形象在這個時候要改變,不能再盲目沿襲早期時被觀眾熟知的角色形象了,“一個人物怎么詮釋,要從他的來龍去脈和在戲里的功能來看?!?/p>
兩個世界,兩種努力
行走在中西方之間,王洛勇看到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對等,“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完全超過西方人對中國文化的了解。”面對這樣的現狀,他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了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工作,用他的話說,就是“技術進口,文化出口”。
在“文化出口”上,他把中國的話劇劇本翻譯成英文,推介給西方。比如,他把《狗兒爺涅磐》翻譯成英文介紹給百老匯后,該劇編劇劉錦云被百老匯評價為“有中國契訶夫的感覺”;他翻譯的話劇劇本《鬧鐘》,在美國多個戲劇朗讀會上被朗讀;最有意思的,是馬中駿的劇本《野古馬》被他介紹到國外后,編劇還在一個戲劇節上得了獎。而王洛勇因為聯系方式的更換,在幾年后才喜獲這個消息。
王洛勇還有個身份是老師。從1998年開始,他就在上海戲劇學院和全國其他學校做講座,講授國內還不太熟悉的一些國外的藝術理念和方法。這種方法,即他說的“技術進口”,“是一種講故事的方法”。在他看來,講故事一定要有懸念,而結構是唯一能造成懸念的方式,但很多中國編劇都還沒能解決這個問題。
“按部就班地講一個故事,觀眾會覺得不好看。而西方戲劇和影視作品的結構和方法,就是違反事情發生的邏輯,運用藝術的邏輯,來尋找一個扣人心弦的切入口?!彼蒙勘葋喌脑挘骸皯騽〉倪壿嫞褪撬囆g家捧著一面鏡子在生活之上?!薄霸谏钪隙皇巧畹膶γ??!彼f,“生活的對面就是重復和羅列生活現象,而生活之上,就是用技術來選擇,用心理學、邏輯學等來抓住觀眾?!蹦軓脑谛W生開始培養讓他感覺光榮和心安,“靜靜地影響下一代,讓有理想有事業心的年輕人走進這個行業,而且能走得更遠?!?/p>
西方的技術,他不但在課堂上講授,也在創作中借鑒。他執導的音樂劇《魔術師》(暫定名)剛在東莞試演。像百老匯的戲一樣,這部戲演出后嚴格按照西方的市場調查方式:按照性別、年齡等劃分觀眾群,讓觀眾打分、評論等。在百老匯的經歷,使他懂得“精益求精”的分量,他也嘆服于百老匯由于精益求精而產生的巨大能量,“他們用這四個字在掙全世界的錢”。
兩個空間中的表演
即便如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電視劇上,在百老匯的舞臺上摸爬滾打多年,尤其是有演出《西貢小姐》2400多場的經歷,使王洛勇這個名字和話劇舞臺始終保持密切關聯,何況回國發展之后,他和袁泉主演的話劇《簡愛》反響熱烈。那么,作為一個演員,在話劇舞臺上和攝影機前,表演狀態會有什么不同?
“影視通過琢磨和試驗,只能得出一個結果,而戲劇演員通過反復的琢磨和試驗,可以在以后的每一場演出中,都重新‘做人’?!蓖趼逵抡f:“所以看話劇演員的戲,千萬不能只看一場,如果你這次對某個演員的表演失望,一定要再去看,因為每演完一場,演員都會對自己有個感覺和評價,對手也會給他一個評價,這種評價是無言的,從眼神里就能感覺到?!?/p>
然而,這只是藝術形式的不同,在王洛勇看來,在這兩個空間中的表演,本質上是一樣的,“攝影機就像人的眼睛,只要是發自內心的表演,它都認為是真的,如果你有一點點虛假和裝,攝影機也同樣能夠分辨”。
雖然本質相同,但他也表示,在技術的操作上,影視表演和話劇表演還是有一點不同,“就是記動作”。他解釋,比如同一個場景,話劇演員每次表演的時候是可以變化的,但是對于影視演員來說,一個場景全景拍完了要拍近景時,由于第一遍已經被記錄下來了,影視演員需要把第一遍時即興發揮的各種細微動作記住,再表現出來,而且要表演得真實,不像刻意在記動作?!斑@個很難,是影視演員很了不起的地方?!彼f。
(編輯:歐陽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