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本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省桐鄉市人,著名作家及文學評論家,是中國現代文學的開拓者和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之一。新中國成立后,曾擔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部長職務,并主編《人民文學》雜志。先后當選為第一屆至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一屆至第五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和第四屆、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此值茅盾先生逝世31周年之際,這里選取他兩件有代表性的手稿檔案作一解讀,讓我們共同來感受茅老當年的心路歷程和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緬懷其在文學創作中樹起的不朽豐碑。
《我走過的道路》是茅盾晚年撰寫的回憶錄,追述自己的童年、學生時代以及20世紀二三十年代和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的政治、社會活動和文學活動等,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在寫于1980年9月17日的《我走過的道路》序中,茅盾說:“回憶過去,凡所見所聞所親身經歷,一時都如斷爛影片,呈現腦海。此時百感交集,又百無聊賴……”1976年3月24日,茅盾開始口述回憶錄,利用家里的一臺舊錄音機口述錄音,同時由家人做筆錄。1977年秋天,茅盾看過部分錄音稿后,對口述的回憶錄并不滿意,他認為只是敘述了經歷,缺少文采,沒有血肉,“它無法表現作家的風格”。于是,茅盾決定在錄音的基礎上動筆重寫回憶錄,并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廣泛搜集資料。撰寫回憶錄的整個過程中,他自始至終遵循著“務求真實”的原則。自序說:“所記事物,務求真實,言語對答,或偶添藻飾,但切不因華失真。凡有書刊可查核者,必求得而心安。凡有友朋可咨詢者,亦必虛心求教。他人之回憶可供參考者,亦多方搜求,務求無有遺珠。已發表之稿,或有誤記者,承讀者來信指出,將據以校正。其有兩說不同者,存疑而已。”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創辦的刊物《新文學史料》專門刊載作家的回憶錄、傳記,有關文藝界的掌故、資料、考證、調查以及文學史研究的動態,茅盾為刊物題寫刊頭,并答應為新刊物寫個長篇連載的回憶錄,8月份交回憶錄的第一篇稿。但是,當時茅盾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伏案時間稍長就會引起氣喘,所以每次寫作不能超過兩小時。1981年2月18日,茅盾在對回憶錄的若干章節作了補充和增寫之后,因病住院,直至3月27日去世,未能親筆完成《我走過的道路》,成為深深的遺憾。回憶錄的后半段,即1934年以后部分,是由韋韜、陳小曼根據錄音整理成稿的。茅盾回憶錄系列檔案包括《我走過的道路》序及三十六章的手稿共2440頁,還有草稿、廢稿、錄音記錄稿、參考材料、信件、口述錄音等。這些檔案資料正是茅盾晚年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見證之一,同時也留下了他在人間的最大遺憾。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對中國文壇的影響深遠,許多作家都是“紅迷”。流傳較廣的一個傳說是,1926年,在開明書店老板章錫琛的一次宴請中,茅盾曾應同席的鄭振鐸、夏丏尊及周予同的要求,“隨點隨背”《紅樓夢》經典段落,竟然一字不差,令在場者無不驚嘆和欽佩。可見,茅盾對《紅樓夢》的熟悉與喜愛程度非同一般。茅盾還曾經以中學生為對象節編過《紅樓夢》,并由開明書店出版。茅盾是紅樓夢學會顧問,他對《紅樓夢》的研究之深、之細非同一般,獨樹一幟,這從他有關《紅樓夢》筆記等一系列檔案中可以看出。這部分檔案主要包括《紅樓夢》筆記14件,其中有茅盾手抄王夢阮、沈瓶庵《紅樓夢索隱》,蔡元培《石頭記索隱》,錢靜方《紅樓夢考》,壽鵬飛《紅樓夢本事辨正》,景梅九《紅樓夢真諦》等的筆記,以及其他有關《紅樓夢》的札記。此外,還有茅盾在紀念曹雪芹逝世200周年(1963年)時所發表《關于曹雪芹》一文及其附注的若干次修改稿等。這些資料對茅盾研究、紅學研究有著重要參考價值。
僅從上述兩例即可看出茅盾檔案的豐富多樣及珍貴。浙江省桐鄉市檔案館集中保存了這位有著重大影響的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和社會活動家后半生極其重要的檔案資料,從中可以探究其文學創作、文藝評論和社會活動的真實歷史軌跡。
現在桐鄉市檔案館保存的茅盾檔案,主要是2007年3月,由茅盾的兒子韋韜先生向桐鄉市檔案館捐贈的,其中大量是茅盾撰寫的日記、回憶錄、書信、小說、詩詞、文藝評論、讀書筆記、譯文等手稿原件,還有茅盾的原始講話錄音、照片、遺物,茅盾研究參考資料、各種茅盾作品圖書等。2010年2月22日,《茅盾珍檔——日記、回憶錄、部分小說及書信、隨筆等手稿》入選第三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茅盾檔案包括紙質、錄音、光盤、照片、實物等多種載體,內容豐富。其中茅盾日記、回憶錄、書信、小說、詩詞、文藝評論、讀書筆記、譯文等手稿原件最為珍貴,共610件,計14287頁,形成年代為1941年至1981年。其中有茅盾1946年至1947年訪蘇日記、1953年至1980年日記,有茅盾回憶錄手稿、小說《霜葉紅似二月花》續篇手稿、《人民是不朽的》翻譯手稿,有古詩文注釋等等。許多材料寫在廢舊的雜志、公文、臺歷紙背面,大小不一。讀書筆記本形態各異,有緞面的,也有塑封的。多數內容比較明了,但一些讀書筆記和文藝評論筆記排列順序比較零亂,許多沒有署上寫作時間。茅盾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和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決定了茅盾檔案是我國一份極其珍貴的檔案文獻遺產。特別是這些手稿原件反映了茅盾的文學創作活動與文藝理論思想,也反映了茅盾的政治社會活動歷程和生活情況,是研究茅盾及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中共黨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本文所示檔案現存于浙江省桐鄉市檔案館)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