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絕唱伊瑪堪
以一曲《烏蘇里船歌》聞名于世的赫哲族,主要居住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流域。他們世世代代口耳相傳的伊瑪堪,濃縮著一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精華,屹立于世界文學之林。在學術界,伊瑪堪被稱為英雄史詩、北部亞洲原始語言藝術的活化石,可以和我國少數民族三大史詩《格薩爾》、《江格爾》、《瑪納斯》相媲美。
赫哲族伊瑪堪是赫哲族的曲藝說書形式,據現有資料,它至遲在清末民初就已經形成。2011年,被列入聯合國急需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伊瑪堪口頭傳承能夠歷經幾千年頑強地延續至今,主要是因其與赫哲族的民間習俗和節慶活動緊密相連。
在婚禮酒宴上,要請伊瑪堪歌手唱伊瑪堪助興,唱得最多的是《祝福歌》,祝福新婚夫妻恩恩愛愛,白頭到老。每有喪葬大事,請伊瑪堪歌手說唱伊瑪堪也是一種極為重要的習俗。赫哲人會在死者身邊整宿整夜地講唱伊瑪堪,為死者祈福送魂。
每逢春天開江后的捕魚汛期、秋天里的魚汛季節,赫哲族人總要在一起祭祀江神、水神和火神,然后讓歌手講唱伊瑪堪。赫哲族人認為,這些伊瑪堪不僅僅是講給人聽的,它更是一種傳統、一種禮儀,是獻給江神、水神和火神的。這樣做的目的是取悅神靈,賜予人們好運,打更多的魚。
早年間從10月末到來年3月初的狩獵季節,獵人們進山狩獵時,每晚會在宿營地圍著篝火說唱伊瑪堪。據赫哲族老人講,講唱伊瑪堪是為了使同族的人免遭惡鬼侵擾。赫哲族人認為,惡鬼一般會在黑夜出來活動,但它怕這些說唱的英雄故事,聽到伊瑪堪,它就不敢靠前。
在如今每4年舉行一次的赫哲族節日——烏日貢(歡慶之意)大會上,伊瑪堪說唱表演仍然是一項重要內容。筆者有幸參加過4次烏日貢大會,親耳聆聽過伊瑪堪演唱家葛德勝說唱的伊瑪堪,那神奇的英雄史詩、那激昂的唱段說詞,把聽眾的思緒帶回到古老的年代。當夜幕降臨,烏日貢盛會進入高潮,篝火晚會開始了。那火光照亮了人們的臉膛,傳統的薩滿鼓聲、口弦琴聲和伊瑪堪調在夜空盤旋,赫哲族男女隨著古樸的旋律,越跳越歡暢。
(編輯:單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