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著的武者——記寧波四明內家拳代表性傳承人夏寶峰
夏寶峰
13歲那年,他在浙江奉化老屋的墻下找到了20多張發黃的地契,地契的背面上寫著四明內家拳的要訣,那是爺爺過世前特意藏在家里的。當時,他就暗下決心要悟出這上頭的功夫。6年之后,他豁然開朗,不僅悟通了爺爺留下來的“武林秘籍”,還悟出了武術的真諦。他就是夏寶峰,寧波市四明內家拳的代表性傳承人。
初見夏寶峰,還以為他是一個讀書人,白白凈凈的他穿著一身西裝,怎么看都不會同練武之人聯系起來。直到看了夏寶峰的武術表演,才不得不被他精湛的武藝所折服。夏寶峰笑著說:“四明內家拳強調的是實用性,不需要什么特別姿勢就能克敵制勝。”
300多年前,儒學大師黃宗羲在為他的好友、內家拳宗師王征南所寫的墓志銘中,分天下拳術為外家拳與內家拳,外家以少林為代表,而內家則為武當道士張三峰所創。內家拳后來傳至陜西、浙江溫州,后又傳至四明(浙江舊寧波府的別稱),自宋朝張三峰創拳之始已經過了300多年。
四明內家拳到底有多厲害?據天一閣館藏的《寧波府志·張松溪傳》記載,明代內家拳名家、寧波人張松溪在迎鳳街一酒樓曾擊敗了少林僧兵:“一僧跳躍來蹴,松溪稍側身,舉手送之,其僧如飛丸隕空,隨重樓下,幾斃,眾僧始駭服。”
夏寶峰的爺爺是四明內家拳的第11代傳人,按理說,出身武術世家的夏寶峰學武順理成章,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他小時候,父母并不允許他專門練武,“家里人是想讓我好好讀書,將來考上大學。”
但誰都沒想到,13歲那年,夏寶峰居然找到了20幾張發黃的地契。從此,夏寶峰便沉浸于練武的快樂中,雖然上課時總會走神,但每天堅持練武卻一點兒不含糊。放學后,他常和同學們“比試過招”,經常將個頭比自己高出一大截的同學打趴下。父親得知后,嚴詞讓他停止練習,但父親的話并不管用,夏寶峰滿腦子都是爺爺留下來的那些秘訣。
在一次與親戚的交流中,夏寶峰不經意地聽說有人將武術招數歸納成類似數學口訣來記憶,他突然想起爺爺留下的地契中也有差不多的口訣,“原來我爺爺已把復雜的武術招數用數字簡單地概括了。”他漸漸找到了內家拳的精髓。中學畢業之后,為了生計夏寶峰做起了服裝生意,走南闖北時還不停地同人切磋武藝。
為了專心發展四明內家拳,2004年,夏寶峰停掉了服裝生意,認真地做起了“掌門”,“四明內家拳是寧波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武術的精華,我有責任做好內家拳的發展和推廣工作。” 2004年初,寧波市武協四明內家拳首屆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寧波市舉行,據說這是四明內家拳首次在浙東的武術界公開露面。當時,不少寧波的武術界人士在觀摩后認為,此拳法能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十分精妙。同年6月,中國功夫巨星李連杰、國際武術交流中心技術委員會主任吳彬也聞訊趕來,在觀看了內家拳的精要之后,認為應該將內家拳挖掘、整理、繼承和發展。
2006年底,作為唯一的傳統體育、競技與游戲類項目,四明內家拳入選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后,夏寶峰信心大增,他一邊招學員學拳,一邊繼續挖掘、整理和研習瀕危的本地拳種,在2007年整理出版了《內家拳學》。自2009年始,夏寶峰已先后建立了3家四明內家拳武館,定期面向社會傳授內家拳。如今,在夏寶峰的麾下已有注冊學員3000多人,參加過內家拳學習的人員達1萬多人次。四明內家拳還走進了大、中、小學校園,其中,寧波市中五鄉小學還將四明內家拳列為學生的晨操項目。在夏寶峰等人的努力下,四明內家拳逐漸在寧波興起,甚至還有人慕名從新疆、山東、上海等地專程來學習。今年,夏寶峰又帶著四明內家拳走進了寧波的部隊,使得傳統武術在部隊中得到傳承。
目前,內家拳在傳承中也遇到不少困難。夏寶峰坦言,他目前靠開武館的收入很微薄,光場地租金一年就要10多萬元,不得已他在樓下開起了體彩店、土特產店和煙酒禮品商行,想“以商養武”,但收入也不多。目前,夏寶峰已將所有收入都投入到武術的教育、研究上去了。另外,隨著內家拳影響的擴大,找他學拳的人越來越多,但專業教練人才又嚴重缺乏,這些都是他面臨的難題。
(編輯:單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