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謌:梨園新銳的京劇夢
時間:2012年09月06日來源:新華網作者:
3月25日,王奕謌(右)在北京長安大戲院后臺為京劇《四郎探母》的演出做準備。
王奕謌原名王奕戈。1992年,剛剛考上煙臺護校的王奕謌還只是一個每天要跟針管和繃帶打交道的專科學生。出生在煙臺萊州一個普通家庭的她大概從未想到,未來自己會在中國京劇舞臺上聲名鵲起:師從京劇名家,2010年入選中宣部主辦的首屆“中國京劇流派藝術研習班”,2011年4月在梅蘭芳大劇院舉辦兩場個人專場演出,首張個人專輯于2012年8月在第八屆中國金唱片獎中獲得戲曲類專輯獎。目前,王奕謌還擔任著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直接領導的中國人民爭取和平和裁軍協會的理事。
在護校學習兩年之后,十八歲的王奕謌考取了煙臺藝術專科學校,主攻京劇青衣,這一偶然的機遇成為了她京劇夢想的起點。通過勤奮學習,年齡大、入學晚的王奕謌彌補了基礎薄弱的不足,由剛入校時的差生逐漸變為班里的尖子。畢業時,她放棄了本地劇團安穩的工作機會,前往北京闖蕩。
2002年,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國戲曲學院,獲得蔡英蓮、閻桂祥、溫如華等名家指導,畢業后,王奕謌成為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的專職演員。在學習張派經典劇目的同時,王奕謌還參與了許多現代曲目的創作和演唱,并應邀與海內外多家文藝院團合作,在全國和世界各地演出。當年那個農村長大、母親早亡、囊中羞澀、沒有人脈的姑娘,在京劇夢想的指引下,如今已成長為張派京劇藝術的新一代傳人。 新華社記者劉金海 攝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