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這次大會將要討論當前文學藝術工作在創作方面和組織方面的任務。毛澤東同志早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就曾指出工人階級的作家應當以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為創作方法。從“五四”開始的新文藝運動就是朝著這個方向前進的,這個運動的光輝旗手魯迅就是偉大的革命的現實主義者。在他后來的創造活動中更成為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偉大先驅者和代表者。我們杰出的作家郭沫若和茅盾,都是三十幾年來新文藝運動戰線上的老戰士。他們對革命文藝的創造是作了很多貢獻的。毛澤東同志對以魯迅為代表的“五四”以來的新文藝運動的成就給了很高的評價。《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后,我們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文學藝術,就在毛澤東的文藝方針的指導下,在“五四”革命傳統的基礎上,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新的巨大的成就。獲得斯大林獎金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白毛女》、《暴風驟雨》,就是其中優秀的作品。
現在我們的國家正在逐步地和廣泛地進行著社會主義的改造;在人民生活中社會主義因素正日益迅速地曾長著并起著決定的作用。強大的社會主義的國營經濟已取得了整個國民經濟中的領導地位。共產黨作為國家政權的領導者在人民當中享有了無上的威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以及毛澤東同志關于中國革命的學說在全國人民中有極廣泛的傳播。這就使得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文學藝術的發展有了更廣大的現實基礎,因而進一步學習和掌握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方法對于我們來說就具有更迫切和更重要的意義了。一個作家如果不努力去熟悉人民的新的生活,努力用社會主義精神去教育群眾,幫助他們前進,那他就將要不可避免地為人民所不需要,而成為時代的落伍者。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對于一切真正愿意進步、愿意學習的作家、藝術家,都是能夠達到的:它并不是什么高不可及的、神秘的東西。重要的是在于學習。
除了學習,我們是沒有別的捷徑可走的。但現在我們卻有一個特別便利的條件: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學藝術的巨大成就提供了我們學習的最好范本。這種學習必須是具有創造性的而不能是抄襲和模仿。
目前我國的作家、藝術家還存在著許多不同的思想意識和藝術觀點,他們中間很多人今天還不能說已經站在工人階級社會主義的立場,但他們卻愿意站到這個立場上來,愿意和中國勞動人民一道走進社會主義社會。文學藝術界是一個廣大的社會的領域,又是一個重要的思想的戰線。我們在這個戰線上道德要劃分的,是人民和反人民的界限。一切站在人民立場的作家、藝術家都應團結起來。一切于人民有益的作品,都應當受到歡迎。
我們把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方法作為我們整個學藝術創作和批評的最高準則。工人階級的作家應當努力把自己的作品提高到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水平,同時積極地耐心地幫助一切愛國的、愿意進步的作家都轉到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軌道來。在這里,性急的態度和狹隘的作風是有害的。各個作家、藝術家都是按照他們各人不同的生活經歷和創作道路來達到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一個作家要使自己變為一個真正的成熟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者,需要有一個極大的努力過程。我們的文學藝術是同黨、國家和人民的整個事業的各個方面密切不可分地聯系著的,因此它的活動必須是廣泛的、多方面的,它的形式必須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提倡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的自由競賽。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不但不束縛作家在選擇題材、在表現形式和個人風格上的完全自由,而且正是最大限度地保證這種自由,藉以發揮作家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毛澤東同志關于戲曲活動所指示的《百花齊放》的原則應當成為整個文學藝術事業發展的方針。我們既需要人物畫,也需要風景畫;既需要戰斗的進行曲,也需要抒情的歌曲;我們既需要有比較高級的、復雜的藝術形式,也需要有大量的、比較簡易的藝術形式。提出要求的時候,就必須根據各個作家在思想和藝術上的不同的傾向和成熟程度及各種不同藝術形式的發展情況和特點而有所區別。如果有人企圖把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方法變成藝術創作的死的格式,用他自己主觀的尺寸來隨便地硬套一切作品,那就和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精神正相違背了。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應當成為指導和鼓舞作家、藝術家前進的力量。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首先要求我們的作家去熟悉人民的新的生活,表現人民中的先進人物,表現人民的新的思想和感情。
馬林科夫同志在聯共第十九次黨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
“現實主義藝術的力量和意義就在于:它能夠而且必須發掘和表現普通人的高尚的精神品質和典型的、正面的特質,創造值得做別人的模范和效仿對象的普通人的明朗的藝術形象。”
毛澤東同志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也特別強調地提出了我們的文學藝術必須首先寫光明,寫正面人物。他說:
“蘇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文學就是以寫光明為主。他們也寫工作中的缺點,也寫反面的人物,但是這種描寫只能成為整個光明的陪襯,并不是所謂‘一半對一半’。”
毛澤東同志在這個講話中號召當時革命根據地的作家們表現“新的人物,新的世界”,寫出像法捷耶夫的“毀滅”那樣的作品。
在關于電影《武訓傅》的批評中,毛澤東同志更明確地尖銳地指出:
“在許多作者看來,歷史的發展不是以新事物代替舊事物,而是以種種努力去保持舊事物使它得免于死亡;不是以階級斗爭去推翻應當推翻的反動的封建統治者,而是像武訓那樣否定被壓迫人民的階級斗爭,向反動的封建統治者投降。我們的作者們不去研究過去歷史中壓迫中國人民的敵人是些什么人,向這些敵人投降甚至為他們服務的是否有值得稱贊的地方。我們的作者們也不去研究自從一八四○年鴉片戰爭以來的一百多年中,中國發生了一些什么向著舊的社會經濟形態及其上層建筑(政治、文化等等)作斗爭的新的社會經濟形態,新的階級力量,新的人物和新的思想,而去決定什么東西是應當稱贊或歌頌的,什么東西是不應當稱贊或歌頌的,什么東西是應當反對的。”
這里就提出了當前文藝創作的最重要的、最中心的任務:表現新的人物和新的思想,同時反對人民的敵人,反對人民內部的一切落后的現象。
我們的國家和社會,正在經歷著一個巨大的改造過程。我們應當看到舊社會所遺留的壞思想和壞習慣在人民身上的根深蒂固的影響,但是同時更應當看到人民經過長期革命斗爭的鍛煉正在迅速地擺脫這些影響,特別是青年的一代就更少受到這些影響的拘束。在現實生活中,新的人物正在涌現出來。而文藝創作的最崇高的任務,恰恰是要表現完全新型的人物,這種人物必須是和舊社會所遺留的壞影響水火不相容的,恰恰是不只要表現我們人民的今天,而且要展望到他們的明天。只有這樣,文學藝術作品才能培養人民的新的品質,幫助人民前進。
文藝作品所以需要創造正面的英雄人物,是為了以這種人物去做人民的榜樣,以這種積極的、先進的力量去和一切阻礙社會前進的反動的和落后的事物作斗爭。不應將表現正面人物和揭露反面現象兩者割裂開來。但是必須表現出任何落后現象都要為不可戰勝的新的力量所克服。因此決不可把在作品中表現反面人物和表現正面人物兩者放在同等的地位。在我們的作品中可以而且需要描寫落后人物被改造的過程,但不可以反這看為英雄成長的的過程。寫英雄可不可以寫他的缺點呢?這樣提出問題就是不恰當的、籠統的。英雄是只能從人民生活中去發現的,而不能憑空去虛構。如果一個作家還沒有認識英雄人物,還沒有看清楚英雄的面目,就首先準備去尋找他身上的缺點,這豈不是很奇怪的嗎?我們當然不應當把英雄“神化”或“公式化”。在現實生活中,作為特定的社會典型的人民英雄的性格是有共同性的,但各個英雄又具有自己的個性,他們的成長過程也是各種各樣的。英雄所具有的品質是不斷地在革命斗爭的火焰中,在克服困難的斗爭中鍛煉出來的。在這里,我們必須把英雄人物在政治上思想止的成長過程,性格上的某些缺點以及日常工作中的過失或偏差和一個人的政治品質、道德品質的缺陷加以根本的區別。英雄人物的光輝燦爛的人格主要表現在對敵人及一切落后現象決不妥協,對人民無限忠誠的那種高尚的品質上,他之所以能打動千百萬群眾,成為他們學習和仿效的榜樣,也就在于他所表現的那種先進階級的道德的力量。英雄人物并不一定在一切都是完美無比的。他并非沒有缺點,但他對自己的缺點采取不調和的態度,他能夠勇敢地接受群眾的批評和勇敢地進行自我批評,這正是一種品質的表現。當然,這決不是說作家寫英雄的時候都要寫出他的缺點,許多英雄的不重要的缺點在作品中是完全可以忽略或應當忽略的。至于一個人物如果具有和英雄性格絕不相容的政治品質、道德品質上的缺陷或污點,如虛偽、自私甚至對革命事業發生動搖等,那就根本不成其為英雄人物了,他還有什么價值值得人去稱贊和歌頌呢?我們的作家為了要突出地表現英雄人物的光輝品質,有意識地忽略他的一些不重要的缺點,使他在作品中成為群眾所向往的理想人物,這是可以的而且必要的。我們的現實主義者必須同時是革命的理想主義者。
認識新事物,表現新事物,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首先需要的是,作家必須站在人民的先進的行列,和人民一道,為擁護新事物和反對舊事物而斗爭。他不能置身于這個斗爭之外,對于這個斗爭采取中立和旁觀的態度。他必須抱有爭取新事物必勝的決心,對新事物具有銳敏的感覺和高度的熱愛,而對于舊的落后的事物則絕不調和妥協。他正是為了消滅生活中的落后現象以推動社會的前進,才去在普通人民中尋求一切先進的、積積的力量,而不只是為了替自己的作品物色“理想”的英雄。因此要表現先進人物,是不能離開現實社會中新舊的矛盾和斗爭來描寫的。人物只有在劇烈的斗爭中,才能顯示他的全部個性、性格和品質;反過來,時代的社會、政治和思想的種種錯綜復雜的矛盾又只有在人物的性格和相互關系上才能集中地、突出地反映出來。我們的許多文藝作品卻往往離開社會生活孤立地去表現英雄,既看不出他周圍環境的背景,更看不出他個人的命運和整個國家的命運的不可分的聯系,因而英雄的性格就不能得到應有的展開,從故事的開頭到結尾,幾乎看不到人物的發展和成長。這就是表現新英雄人物的作品中最常見的毛病。這主要地就是因為我們的許多作家還沒有深入到群眾的實際斗爭中,仔細觀察和分析各個階級、各種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的原故。
作家要表現我們時代的先進人物,就必須站到這個時代的斗爭的最前面。
我們的作家當然可以描寫歷史的人物;但也必須用新的觀點去表現他們。我們決不是無目的地,更不是為了逃避現代生活而去尋找歷史的題材。在我們的歷史文學作品中所要表現和贊揚的,應當只是那些推動了歷史前進的,對今天的人民還有鼓舞和教育作用的人物,例如歷代農民革命的領袖,為國家的獨立和統一而舍身奮斗的民族英雄,以及自己在科學或藝術上的創造對人民作了貢獻的偉大的科學家、藝術家們,因為正是這些可尊敬的祖先們的努力,加速了人民獲得最后解放的時間的到來,他們正是各個歷史時代的先進人物。我們對待歷史人物既不能丑化,也不應美化,歷史是不容許歪曲的。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必須嚴肅地批判文藝創作中的反歷史主義的傾向的原因。
我們要求文學藝術作品在內容上表現新的時代的人物和思想,在形式上表現民族的作風和氣派。一切作家、藝術家都必須認真地學習自己民族的文學藝術遺產,把繼承并發揚民族遺產的優良傳統引為己任。
在我們面前,有我們自己民族的豐富的文學藝術遺產的寶藏。這些寶藏是還沒有很好地加以開發和利用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介紹了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文化和社會主義文化,同時把自己民族文化中的帶有人民性的一部分,例如《水滸》、《三國演義》、《紅樓夢》、《儒林外史》等作品,提到了中國文學正宗的地位,給了高度的評價,這是一大歷史功勞。但是“五四”運動沒有正確解決繼承民族文學藝術遺產的任務。當時的有些人對民族遺產采取了錯誤的完全否定的態度,這種態度,和對西方資產階級文化的盲目宗拜相結合,就給了后來新文學藝術的發展以有害的影響。輕視民族遺產的觀念在新的文藝工作者中間會相當長期地普遍地存在,現在也還沒有完全克服。不少的文藝工作者往往只看到民族遺產的封建性和落后性的一面,而沒有認識到,這些遺產是我們偉大民族的精神寶庫,其中蘊藏著不少具有豐富的人民性的、在藝術技巧上達到可敬的準確和精練程度的現實主義的作品。不少的文藝工作者常常只抓到了這些遺產的某些次要的、外表的特點,而沒有領會它們的整個精神。他們對遺產價值的理解,常常是狹隘的、片面的。比方,談到中國小說的特點,仿佛就只是“章回體”,給書就只是“單線平涂”,音樂除了民歌小調再沒有什么。這些膚的的、簡單的看法妨礙了我們向遺產作廣泛的、深入的發掘。
系統地整理和研究民族文學藝術遺產的工作,就成為我們文學藝術事業上的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這種整理研究的工作,決不只是少數專門家的事情,而是需要動員和組織各方面的文學藝術工作者(從文學藝術專業家到民間藝人)共同來進行的工作。
許多古典的和民間的優秀藝術品應作為我們文學藝術工作者學習的典范。我們文學上的現實主義的傳統,從傳統、從詩經、楚辭到魯迅的作品,綿延兩千多年之久,始終放著不配的光輝。我們民族的戲曲、繪畫和音樂都有自己悠久的、優良的現實主義的傳統。我們向民族遺產學習,主要就是學習它們勇于揭露生活真實的現實主義精神和藝術技巧。創作是一件困難的事業,作家不但要能夠正確地認識客觀世界,而且要能夠用語言或其他的工具把自己的認識通過形象表現出來。我們的祖選是懂得這種困難的。一千多年前,我國的文學家陸機在他有名的“文賦”中主說過,他文章最后的是“意不稱物,文不逮意”,翻成現在的話,就是是“思想不能反映客觀事物,語言不能表達思想”。歷代偉大的文學家為了掌握語言的技術,會嘔盡了多少心血啊!我們的許多的年輕的作者對于語言藝術的文學的技術是太不注意了。我們只要看看施耐奄、曹雪芹、吳敬梓如何運用豐富生動的語言創造了那么多的令人忘的人物性格的藝術形象,就知道我們應當如何地去努力了。
我們必須虛心地、誠誠懇懇地向文學藝術各方面的專家們以及老藝人們學習,許多寶貴的遺產就保存在他們的身上。我們必須重視他們的研究工作,尊重他們在藝術創造上的成就。國家文學出版機構必須有計劃地出版經過整理的、具有人民性的中國古典的文學作品,出版對于古典作家和作品的一切有價值的認真的研究著作。文藝機構團體必須組織力量,廣泛而深入地搜集各地民間戲曲、音樂、文學、美術、舞蹈作品,加以整理和加工。注意幫助著名老藝人整理他們的藝術創造的經驗。整理和研究民族藝術遺產,應當成為藝術學院的教學和研究的重點之一。
我們對待遺產又必須采取分析的態度。我們不是把遺產無區別地、全部地接受,而必須是有選擇地只持受其中健康的、有生命的、有益于人民的部分。首先必須將遺產中的民主性和進步性的部分與封建性和落后性的部分加以區
,將現實主義的部分和反現實主義的部分加以區別。我們文學藝術遺產中人民性和現實主義的豐富,現在是沒有人能夠懷疑的了;這是我們所必須加以繼承和發揚的。我們應當從學習古典作品中來更好地了解中國人民的過去,以便更好地來表現現代,指出現在的斗爭和過去的斗爭之間不可分的聯系,從而用愛國主義的精神教育人民。另一方面,我們必須斷然地拋棄遺產中一切反現主義的、形式主義的東西。如在民族繪畫中,我那不注重描寫現實生活,不注意藝術創造,而以單純模仿古人筆墨為能事的積習作風,是必須反對;現在是恢復和繼承民族繪畫中現實主義正確傳統的時候了。
我們民族的文學藝術,經過數千年來無數天才的祖先們的努力,創造了自己獨特的、卓越的,表現了人民的心理和風習的因而為人民所習慣和喜愛的風格。沒有高度的技巧,是創造不出這種風格來的。那種以為要學技術,只能向外國去學,從中國自己的遺產是學不到什么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但是我們必須同時向外國的先進事物學習,來豐富我們自己的傳統,來吸取我們所缺乏的東西。中國人民從來是善于學習和吸收外國文化中的一切先進經驗的。現在我們必須繼續地向各個時代各個國家的人民中的偉大作家、藝術家所遺留給人類的遺產學習。拒絕這種學習是完全錯誤的。我們的表演藝術家、聲樂家、畫家必須向外國學習一切進步的技術方法。人類所創造的一切先進的技術,是沒有國界區別的。將我們從外國學來的方法,用來整理和提高自己民族原有的技術,用來進一步增強我們的表現能力,使民族風格得到更完滿的表演而不是受到損害和破壞,這難道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嗎?以長期的苦練苦學,使我們的藝術不但在思想
,而且在技術上達到世界的水平,這難道不正是我們所應努力的嗎?在戲曲改革工作中,用反歷史主義的方法破壞戲曲藝術中的現實主義,用從外國戲劇、音樂中學來的某些不適當的表現方法生硬地加在戲曲表演中,破壞民族戲曲的原有風格,在這些方面經常表現了急躁的、粗暴的、錯誤的態度,但在另一方面,在一些小小的技術的改革上,甚至在一些落后習慣的改革上,則又往往表現了非常的保守。我們必須在保持民族風格的原則下,在技術上力求改造和革新。
自然,民族風格也決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隨著人民生活的前進,我們必須在繼承和發揚民固有風格的基礎上進一步努力來創造適合于表現人民新生活的新的民族風格。
整理和研究民族的古曲文學藝術遺產和民間文學藝術的工作,一方面是為了使新的文學藝術的創造和自己的民族傳統相銜接,同時另一方面又是為了要使這些民族傳統的藝術經過科學的整理、改造和加工之后再普及到人民群眾中去,真正成為今天人民的有益的共同的精神財富。
在我們的整個文學藝術工作中,如果我們只注意提高,而不注意普及,那我們就要走上錯誤的路線了。毛澤東同志所指示的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以及他關于提高和普及的正確關系的規定:“在普及基礎上的提高”和“在提指導下的普及”,是我們文學藝術事業上所必須嚴格遵從的原則。
首先,我們的文學家、藝術家必須注意文學藝術中一切有利于普及的形式,并努力采用這些形式。正因為如此,目前電影和舞臺劇本創作的落后就成為不可容忍的現象。我們的作家必須重視電影這種最群眾化的、最有力量的藝術形式,而積極地參加電影劇本的創作。創作更多的、優秀的、能夠表現我們的偉大時代的電影劇本,應當是全國作家的一個共同的責任。作家協會應當以組織作家參加電影劇本創作作為它的一個重要的任務。我們的文學家、詩人應當為我們的舞臺創造更多的民族戲曲、新歌劇和話劇劇本。新的戲劇、音樂工作者、應當更積極地參與戲曲改革的工作。
我們的不少作家,特別是地方的作家,從事了通俗文藝創作的工作,這是十分需要的。通俗文藝方向已產生了一些思想性、藝術性都較好的作品,值得我們的重視。但是同時我們也必須指出,通俗文藝創作上存在著粗制濫造的傾向:這種傾向損害了新的文學藝術創作在工農勞動群眾中的信用,因而攝影了新的文學藝術的普及。另一方面,有些作家又有一種不顧群眾需要和主觀能力的媽高鶩遠的傾向:不愿寫小的、通俗的作品,而盲目地去追求所謂“大型”的“高級”的創作。這兩種傾向都是要不得的。
通俗文藝作品既是以工農群眾為對象的,就應當特別保證它們是在以正確的思想而不是以錯誤的思想教育群眾,它們是在用優美的藝術形式提高群眾的趣味水平,而不是在以粗劣的作品制造品去敗壞群眾的趣味,如果以為寫給工農看的東西可以馬虎些,只有寫給知識分子看的作品才應當講究藝術,那就根本錯誤了。一切進步真正愿意為工農兵服務的作家們都應當把創造能為千百萬群眾所理解和愛好的作品當作自己的最光榮的任務。
幾年來,工農兵群眾的業余藝術活動有了蓬勃的發展。這些活動正是專業的作家、藝術家的活動的基礎的一部分。專業的文藝工作者應當和這些活動保持固定的經常的聯系,協助政府和工會的文教部分及軍隊的政治工作部門指導這些活動。
工農群眾在藝術上也如在戰斗和生產的活動上一樣表現了他們的豐富的創造力。我們的文學藝術家應當積極地幫助和指導群眾進行創作。輕視工農群眾創作的貴族式的態度是需要繼續加以克服和反對的。我們必須一方面采取各種方式將專業作家、藝術家所創造的一些優秀作品普及到群眾中去,充分地重視他們的理解力和欣賞力,他們的愛好和趣味,并認真地傾聽他們對作品的批評和意見;另一方面,必須幫助他們通過業務活動方式進行自己的創作和表演,從這些活動中發展和培養勞動人民的藝術天才。
專業 文藝工作者在輔導工農群眾的業務藝術活動的時候,又必須十分注意這種活動的業務的性質,必須明確,業務藝術活動的目的是提高勞動者的文化,而不是使業務藝術活動分子脫離他們的基本的生產的活動。業務劇團向專業化發展,將業務的寫作者、表演者或歌唱者任意地、不適當地從生產中抽出來使之專業化,是不妥的。
正確地幫助和指導工農群眾創作,發現和培養工農作家、藝術家,是我們文學藝術方面的重要的任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