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來美術工作的狀況和全國美協今后的任務
在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全國委員會擴大會議上的報告
江 豐
一
自從第一次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以來的四年中,全國美術工作,為了適應廣大人民對美術品的大量需要,有了很大發展,改變了美術運動的面貌。主要成績表現在這幾個方面:
新的人民的美術,獲得了廣大的發展。美術作品的發行數量大大增加了,擴大了美術普及的范圍。新的年畫、連環畫和政治宣傳畫的出版發行增加很快,總銷數已達一億八千萬份以上,幻燈畫片和通俗畫報也有很大發展。各省編印的通俗畫報,1952年曾達36種。作品的數量,據不完全的統計,四年來僅在報紙上發表的和出版社印出的年畫、諷刺畫、宣傳畫及其它的繪畫就有六千八百余件,連環畫單行本和報紙上發表的連環畫共六千四百九十余套。此外,國畫、油畫和雕塑的創作,近年來也有了一些進步,開始與群眾的生活發生了聯系。這些美術作品所反映的生活范圍是很廣泛的,通過這些作品,可以看出我國社會各方面的巨大變化。由于這些作品緊密地配合了人民各方面的斗爭,因而在激發群眾的勞動熱情和愛國熱情方面,在配合各種社會改革運動方面,都起了相當的作用。
四年來,美術創作的質量也逐步有一些提高,產生了一些比較優秀的,在形式和風格方面有獨創性的作品,如:油畫“開國大典”(董希文作),“地道戰”(羅工柳作),“送參軍”(王式廓作);雕塑“劉胡蘭”(王朝聞作),“護廠”(蕭傅玖作),“民兵”(張松鶴作);年畫“新娘子講話”(彥涵作),“勞動模范游園”(李可染作),“媽媽安心去生產”(張樂平作),“幸福婚姻”(石魯作);木刻“渡江”(古元作);政治宣傳畫“學習蘇聯先進生產經驗”(李宗津作);國畫“民族大團結”(葉淺予作),“鴨綠江畔”(蔣兆和作),“和平萬歲”(于非闇作),“獻馬圖”(胡若思作),“森林”(黎雄才作);方成、鐘靈合作的政治諷刺畫,顧炳鑫的某些連環畫;邵宇的“首都速寫”,古元的“朝鮮速寫”;清華大學建筑系的景秦藍設計,中央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系的瓷器設計,沈福文的漆器等等。青年作家方面,如林崗的年畫“群英會上的趙桂蘭”,鄧澍的年畫“保衛和平”,桑吉雅的年畫“牛羊興旺”,劉繼卣的連環畫“雞毛信”,顧生岳、婁世棠、徐永祥合作
的連環畫“趙百萬”,周立、陶治安、路坦、賁慶余、王緒陽合作的連環畫“童工”,秦征、陳因合作的素描“探寶山”,姜燕的國畫“考考媽媽”等等,也都是相當優秀的作品。以上作品,在術界和群眾中都有良好的影響。美術創作上所獲得的成績,當然是作者們努力的結果,但那些為創作服務的美術組織工作者,美術理論研究者,美術編輯和出版工作者以及培養青年的美術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勞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我們的美術作品,通過展覽、交換等對外交流的方式,在國際和平友好中也發生了有益的影響,并促進了各兄弟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人民對于新中國人民生活的了解,加強了對新中國美術的認識。根據統計,我國的美術作品曾以不同的方式在三十五個國家輪回展出,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的藝術界對于新中國的美術作品很重視。很多的兄弟國家出版了古元等中國木刻家的選集,翻印了中國的諷刺畫選集“紙老虎”。
群眾業余美術活動,由于積極配合社會改革運動和生產競賽,近年來也有很大的發展,如遠東一省有八十個漫畫站,僅1951年在該省十六個市、縣就張貼了四萬多幅諷刺畫和宣傳畫。群眾業余美術活動在工廠中的發展更加普遍,作品的數量很多,如上海“勞動報”一年半中登載了七百四十七幅工人的作品,北京人民印刷廠的職工僅在三反運動中就畫了一千多幅宣傳畫和諷刺畫。一般規模較大的工廠都組織了美術小組,人數最多的北京電信局的美術組發展到二百多人,上海的工人業余美術班,一開辦就有一千多人報名。這說明了工人對于美術要求的熱烈。工廠美術組的創作活動在配合政治運動和生產運動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美術工作者在輔導群眾美術活動上,如辦訓練班、開展覽會、指導創作、評獎作品等等,對工人美術活動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這是北京、上海和東北的工廠美術活動所以做得比較好的重要的原因。我們對于熱心訓練工人美術干部和指導工人創作活動的團體、刊物和個人,如上海“勞動報”的美術組,北京業余藝術學校的美術系,上海的“漫畫”雜志的“漫畫講座”,和中央美術學院下廠的師生,應當在這里給以表揚。
廣大美術工作者進行了思想改造,特別是文藝整風和三反運動,幫助了美術工作者在思想上有了更大的進步,毛澤東同志所指示的“為工農兵服務”的文藝方針,成為大多數美術工作者共同的綱領;因而能夠比較徹底地批判了非政治的藝術傾向和把藝術當作商品的惡劣現象,推動了許多美術家到群眾斗爭中去(僅在北京一地就有五十多人到工廠、農村、朝鮮前線),獲得進一步的鍛煉。這對于美術工作的開展和創作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大的意義。此外,在為工農兵服務這一崇高的目標之下,美術工作者中間長久存在的門永之見、新舊之分等等消極現象,也逐漸在克服,并且建立了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的風氣。
與此同時,四年來美術隊伍的新生力量大大增加了。除美術學校中和在實際工作中培養了大量的青年美術工作者以外,不少國畫家、舊連環畫作者和月份牌畫家經過了思想改造的學習,也創作了新內容的作品。為了便于組織創作和學習,北京、上海等地的國畫家們成立了中國畫研究會等團體。上述一切,對于今后美術工作的開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二
四年來,美術工作雖然有很大發展,有一定成績,但從人民的要求來看,顯然是不相稱的。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著許多缺點,因而我們沒有什么理由可以自滿。主要的缺點表現在這幾個方面:
這幾年來,創作(主要是年畫和連環畫)雖然很多,但限于一般作者的思想水平和藝術水平,并且經常是在突擊式的情況中從事創作,缺乏藝術的加工,因而一般作品的質量不高。這種狀況的產生,除了由于作者缺乏熟練的描寫技術以外,原因之一是創作方法上存著以膚淺的政治概念和表面的生活現象生硬地揉合在一起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傾向。這種傾向的產生,主要是作者把藝術服務政治的原則庸俗化了。不少作者對于那些在生活中充滿著新鮮氣息和富有感人力量的場景,往往以為不能表達所謂重大主題,看不上眼,而硬要拿一些抽象概念和政策條文來入畫,這樣就限制了取材的范圍,并且使題材一般化。由于這種創作傾向,在藝術表演上便產生了這樣兩種不良的現象:一種是,片面要求作品的內容豐富,往往不顧藝術表現局限性,非分地要求造型藝術表現它所不能或不宜表現的事物。這通常是把一個事件中的許多過程或把不同時間地點的事件,不合理地雜湊在一幅畫面上。有時不能依靠形象表在題材內容時,就在畫面上用文字、符號去代替形象。這樣的作品,嚴重地破壞了畫面的統一和形式的完美。另一種傾向是濫用“群眾場面”。作品上的群眾場面,大多是沒有生命的,群眾的動作呆板,缺乏相互間的呼應,很少有自己的思想和情緒。這些群眾對作品中所描寫的事件往往是漠不關心的,或者也只有一些人為的表情,因此,這樣的群眾,不能突出地表現主題,只能填塞畫面,造成外表的熱鬧而已。和這些狀況同時,作品的形式和風格的一般化的傾向,也嚴重存在著。許多作者往往安于現存的一套表現,缺乏大膽創造的精神,形成了目前創作上老是重復著以陳舊的手法表現陳舊的材的保守現象。
解放以后,對于中國畫的改進曾經提出應從實際出發,描寫現實的人物和事物的要求,北京和上海等地的中國畫研究會,就是在這個方針下成立起來的。從有些畫家的作品證明,用中國畫的表現方法和表現工具描寫現實生活是可能的。中國畫改進工作中的缺點,首先是對于那些熱心描寫新題材而又缺乏創作經驗和實能力的國畫家,很少給以具體幫助和必要鼓勵,因而影響了他們的創作熱情,其次是,對于部分國畫家在改進中國畫進程中發生的一種不顧情況、不顧條件的急躁情緒,沒有給予適時的糾正。第三,對于保守的(以為中國畫不能反映新的現實的)藝術觀點,沒有任何批評。這樣,一方面曾造成不少國畫家擱筆不畫或者用填格式的方法畫了一些形式和內容極不協調的“新國畫”;另一方面助長了一些保守思想較深的國畫家對于描寫新內容的中國畫的非難,并以此為藉口而拒絕改進中國畫。
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實用美術也有了一些發展。但是由于美術界的缺乏重視及生產部門的缺乏正確領導,目前的美術設計還表現很大的混亂。有的人為了表現新的內容,極不地把領袖像和一些革命的符號當作“新”的裝飾圖案而到處亂用。例如,有人設計了這樣一把茶壺,壺蓋是用立體五角星組成,壺把是用鐮刀斧頭組成,在壺身上畫的是國徽和領袖像。此外,在圖章、煙嘴和煙灰盤上刻印領袖像,在背心上印制紅星和白鴿,在枕頭套上刺繡黨徽和國旗,更是常見的現角。另一種人在運用民族圖案的藉口下,往往不顧設計對象的性質和內容,任意搬用敦煌“藻井”、民間剪紙、漢代石刻等圖案做畫刊的裝幀,用“飛天”做舞臺布景和會場裝飾,等等。目前實用美術部門中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就是許多設計專家還停留在紙上設計,很少與實用美術品的生產結合起來,積極地去負起改進和發展實用美術的任務。
群眾的美術活動的發展,一般還處在自流的狀態。有不少廠礦的美術組由于缺乏指導而相繼垮臺了。有些美術家輔導工人的美術活動,往往不從工人現有的創作條件出發,而硬搬美術學校一套畫石膏像、涂明暗的訓練方法,結果,工人反而縮手縮腳不敢動筆創作了。
美術工作者的學習狀況是不好的。一般美術工作者不喜歡閱讀政治書籍,以為這是和業務沒有重要關系的負擔;也不喜歡閱讀文藝書籍和文藝理論,不了解文藝理論對于美術創作的重要作用。還有許多美術家也不經常練習技術,沒有把練習技術當成自己的日常功課。美術工作者中間特別缺少創作的討論和座談,缺少關于美術工作狀況的批評。對于以各種面目出現的資產階級思想,例如輕視普及工作,輕視民族遺產,盲目崇拜西洋,漠視創作的思想性等等非政治傾向,我們沒有進行及時的有力的斗爭。由于缺少有組織的創作研究工作,對于好作品的表揚不足,對于壞作品的批評也不足。參加批評工作的只限于極少數人,多數美術家對于這一工作采取冷淡態度。各個美術機構雖然搜集了不少群眾對于美術作品發表的積極意見,可是沒有認真研究和分析這些意見,更沒有運用各種適當方式培養青年的批評工作者,擴大批評的陣線。
三
美術工作仔的這些缺點,和全國美協缺乏明確的方針任務,和沒有積極負起領導全國美術工作的責任是分不開的。
為了克服美協工作上的缺點,美協常委會在今年七月曾經通過一個改組機構、整頓工作的方案,后來又把這個方案作了些必要的補充。現在我把這個方案的內容說明一下,希望各位委員和代表們多多提出意見。
為了使美協真正能提負起它的領導責任,它必須成為專門的美術家的職業組織,并且必須由必要的專職的工作干部組成經常的工作機關。關于美協的性質和任務,我們已經在新的章程草案中作了具體的規定,希望大家討論。在這里,我們想對美協的領導機關的具體工作一些提議。我們提議美協全國委員會下面設立這樣幾個工作部門:
一、創作委員會:這是一個組織會員創作活動和學習活動的工作部門。按照美術創作的分類,委員會中設立六個小組(繪畫組、國畫組、版畫組、諷刺畫組、雕塑組、工藝美術組),以便根據會員的創作分工,組織會員的創作和學習。除將北京的會員分別編入各有關小組外,其它地區可根據當地的具體條件,經過會員小組或個人,在創作問題上與創作委員會取得經常的聯系。
創作委員會必須了解會員的創作計劃和創作情況。通過組織會員深入生活,討論創作問題,創作經驗和對于創作中不良傾向的批評等活動,以解決會員們在創作中所存在的問題,使會員們的創作計劃能夠順利地完成。
二、民族美術研究委員會:這是一個推動學習與研究民族古典美術和民間美術的工作部門。它應當和全國研究古典美術和民間美術的團體和個人發生經常的聯系,從而發現問題,組織討論。它應當舉辦有關民族美術的各種專門問題研究的報告和座談,各種古典美術作品和民間美術作品的觀摩、展覽和編輯出版工作。它應當把對于民族美術的研究和學習,和我們現在的創作實踐以及民間工藝美術品的改進緊密地結合起來,使美術家在研究和學習中,真正能夠繼承和發揚民族美術的優良傳統,使我們的美術作品和工藝美術品,更能符合我國廣大人民的需要。
三、普及工作部:普及工作部的工作包括兩個主要方面,即對于青年美術工作者的指導和對于群眾業余美術創作活動的輔導。這兩方面的工作都是擴大美術隊伍和培養新力量的重要環節。在指導青年美術作家方面,要針對著目前青年作者的作品中主要的問題進行研究,加以討論,使青年作者得到真正的幫助。在輔導群眾業余美術創作活動方面,應當著重將群眾業余美術創作活動的情況材料加以搜集和整理,將美術工作者輔導群眾創作的經驗加以總結,召集業余美術創作的活動分子座談,解決他們在創作中發生的問題。此外,它還應當組織美術家參加輔導工作,使美術家與群眾的美術活動發生密切聯系。
普及工作部應該經常推薦青年作者和工農兵群眾的美術品在各種通俗刊物、畫報上發表。通俗刊物和畫報上不僅要選登群眾的優秀作品,而且應當在可能條件下增設指導群眾習作的專欄,使群眾在美術創作上能得到較多的知識。
四、編輯部:編輯部的工作可以分作三個方面。第一、出版一種以廣大工作者為對象的刊物。這一刊物的內容應當針對著美術工作者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加以研究、討論,例如,如何體驗生活,如何進行學習,如何提高思想水平和藝術技巧等,還當登載對于作品的批評、問題討論和學習心得等等。第二、協助美術出版機構,加強畫冊的編輯(包括現代的和古典的優秀作品選集)和美術理論書籍的編輯(包括介紹蘇聯的藝術理論)。第三、應主動地向外推薦的美術作品。
五、展鑒部:展鑒部的工作應當是充分研究群眾的需要,了解創作的情況,了解各種美術作品的展出工作在美術運動中的社會意議,然后與創作委員會和各種研究部門的工作密切配合,訂出對外展出和對內觀摩的計劃。今后美協舉辦的展鑒會應當包括下列三方面:一、配合會員的創作活動和適應社會需要,舉行全國性的和小型分類的美術作品展覽會,使美術作品經常與群眾見面;二、組織優秀的美術作品出國展覽;三、配合研究工作,舉辦各種現代作品和古典的觀摩會。
上面所說,就是我們所提議的美協領導機關今后工作的主要內容。要把這些工作做好,一方面必須要有專職的干部擔任經常工作,另一方面必須要全國委員會全體委員和美協全體會員經常地關注、督促和指導。我們希望全國委員會能夠詳細地考慮今后美協工作的問題,使我們的美術事業能夠和全國人民建設事業的發展相應地一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