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大躍進” 弊端露端倪
藝術教育發展至今,稱得上坐著火箭進入了藝術教育行業的發展大國。如今,大街小巷上臨立著各種藝術教育培訓機構招牌。“權威機構”、“京城首選”、“藝術培訓第一品牌”、“零起點、快速教學”等招牌。這種種“金字招牌”晃著家長的眼、學生的心。家長看了心動,學生看了心痛。
藝術教育行業的快速發展下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陰暗面。培訓機構沆瀣一氣,用夸張的宣傳吸引家長從兜里掏錢。但深探家長“樂意”受騙的原由,一顆愛子之心,望子成龍的迫切心理是主要原因。
藝術教育駛入快車道 迅速發展下暗流涌動
如今藝術教育已進入快速發展時代,培訓機構、學校的數量在市場需求下每天都在飛速增長。大街小巷、辦公樓里不斷有藝術教育機構的加盟。就連小學校放學時的門口,也有藝術教育招生人員。
隨著社會快速發展,升學、就業成為一大難題。小升初考試都要拼爹,擠破頭只為了進入幼兒園。應試教育讓家長們不得不為孩子未來操碎了心。為了更好的升學就業。興趣特長班成為了加分的首選。市場的需求加速了各種藝術輔導班的產生。“鋼琴版”、“舞蹈班”層出不窮。據一項問卷調查顯示,受調查的500個孩子均參加了所謂的“興趣班”,而孩子們對這些興趣班十有八九沒興趣。
另一個加速藝術教育培訓迅速發展的緣由是藝考的火爆。大熒幕上明星背后的巨大光環、高額的薪水報酬都在學生心中種下一顆明星夢。有報道指出5萬藝考生造就8億培訓市場,僅美術培訓占4個億。窺一斑知全豹。由此可見藝術教育行業如今的火爆場面。
當今藝術培訓行業的發展進入快車道。但我們不得不直視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問題。
藝術教育“大躍進” 種種弊端露端倪
--藝術教育成流水線 揭示當前浮躁藝考現象
快速發展也帶來了巨大的問題。藝術教育趨向統一化,流水線式培養方式讓千種人才一種教育。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李象群曾經見到過這樣的景象:在一所美術院校附近的美術班上,由于學生眾多,授課老師舉著大喇叭,對著下面的學生細細地傳授繪畫技巧:一個蘋果要用幾筆畫完,應該左一筆,再右一筆,橫著是這個顏色,豎著是另外一個顏色。“這是在做藝術嗎?還是在做流水線上的產品?”
“有些院校一招生就是幾萬人報名,一屆招3000多人,到底能選拔出多少人來?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師資力量有沒有這么大的承受力?這也值得我們思考。”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戲劇學院歌劇系教授劉維維對藝術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藝術院校應該在現在浮躁的藝考現象下保持一份清醒,保持一點矜持。對利益的一味追求所帶來的,一定是教育資源的稀釋、教學水平的下降和人才培養質量的下降,進而對國家的藝術教育造成損害。所以,高等藝術院校一定要過濾掉盲目擴招的干擾,這對我們培養國家所需要的高層次、高水平的藝術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徐永勝表示。
--利欲熏心 藝術培訓機構質量參差不齊 一切向“錢”看
藝術培訓教育收費在法律上并無嚴格標準。一些機構漫天要價,夸張宣傳。有新聞稱家長抵押房子貸款只為支付豪華藝考補習班倆月學費!僅兩個月學費需要4萬8。天價收費是否能帶來家長學生滿意的成績呢?這我們無從得知。但是機構在宣傳時,為了擴大招生,往往無所不用其極。“藝考包過”、“國家XX級別藝術家”等字眼被生搬硬拽到自己身上。
當下,孩子從小就要面對課程輔導班,還要為了加分參加特長班。為了這虛無飄渺的未來,他們早出晚歸,早早背上了大大的書包,更有甚者,就連書包廠商也為新產品安裝輪子,讓學生能拉著走!
6歲女童參加舞蹈班,做“下腰”導致高位截癱。藝術培訓機構魚龍混雜,師資力量薄弱導致這一個個悲劇。家長面對層出不窮的各色特長班無從選擇。往往被黑心培訓機構所騙。面對孩子的笑臉,我們心酸落淚的同時也不得不警惕無資質藝術教育培訓對孩子身心的傷害。
期待更好藝術教育機構 樹立優秀行業標桿
藝術教育本是為了培養孩子興趣愛好,讓孩子生的生活豐富多彩。誰知,快速發展帶來的是利欲熏心的培訓機構,是急于求成的家長。試問,孩子從小背上沉重的書包,又怎能輕松快樂的成長?
如此種種,讓我們不得不直視藝術教育培訓的巨大影響。為了中高考加分,為了明星夢,這些急迫的目的已經壓蓋住培養學生興趣和業余愛好這些美好的愿望;藝術教育培訓機構魚龍混雜,天價的學費,夸張不實的宣傳,藝術教育培訓機構也似乎忘記了教育的初衷。把每一個孩子都當作自己的孩子來對待,少一些壓力,多一些快樂。這樣才能讓我們對藝術教育行業仍抱有希望。讓我們共同期待一個更好的藝術教育培訓環境。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