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喜迎黨的二十大”福建省主題書法、美術、傳統工藝、紅色文化聯展在福建博物院開幕。通過文藝形式宣傳闡釋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全面展示福建文藝事業進入新時代以來發展繁榮的新氣象。
而在不久前舉辦的第十五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頒獎典禮上,由福建省文聯、省民協組織推薦的兩部作品喜獲“山花” ——由藍泰華主編的民間文藝學術著作《兩岸客家傳統民居裝飾藝術》 (臺灣卷·贛南卷·粵東北卷·閩西卷)榮獲第十五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優秀民間文藝學術著作(全國僅4部) ;由吳德強創作的惠安石雕《同心協力》榮獲第十五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全國僅8件) ,從一個側面展現了福建文藝創作的累累碩果。
八閩文藝精品佳作迭出的背后,是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精神指引下蓬勃向上的充分展示,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八閩文藝厚積薄發的真實寫照。
奮筆書史詩謳歌新時代
回望福建文藝近10年的發展,福建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王秋梅介紹說:“近10年來,福建省文聯聚焦黨和國家大事要事,圍繞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精心組織重大主題文藝活動,開展了一系列有特色、有亮點、有成效、有影響的主題文藝活動,‘藝’心向黨,‘藝’彩紛呈,傾情書寫福建故事、謳歌偉大時代。 ”
圍繞迎接宣傳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及歷次全會等重要會議、重大活動,福建省文聯廣泛開展文學征文采風、戲曲音樂舞蹈曲藝雜技展演、影視作品展播、美術書法攝影以及民間工藝作品展等各類文藝活動200余場;深情謳歌黨的百年華誕,濃墨重彩舉辦了“習近平用典”主題書法創作巡回展、原創交響合唱組歌《中國精神》音樂會、“頌歌獻給黨”福建省黨史學習教育主題音樂會等“藝”心永向黨文藝活動百余場,弘揚偉大的建黨精神,奏響中國夢的時代強音。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福建省文聯組織開展了“守望蘭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創作——福建省書法作品展”“同圓中國夢·弘揚紅色文化”歌曲征集評選、“禮贊新中國、奮進新時代” ——壽山石韻藝術大展、“新時代鄉村抒寫”福建文學系列活動等文藝活動300余場。
10年間,福建“要事”頻發,福建文藝全力相助。金磚(廈門)會晤于2017年在福建廈門舉辦,圍繞金磚(廈門)會晤,福建省文聯完成了專題音樂創制推廣等工作,并被福建省委表彰為“金磚會議保障先進單位” ; 2021年,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在福建福州舉辦,配合大會,福建省文聯組織舉辦了中國世界遺產地攝影大展、“古厝之光” ——福建省美術專題創作展等重點文藝創作活動;疫情以來,福建省文聯組織全省文藝工作者以藝戰“疫” ,創作抗疫文藝作品2萬多件次,線上舉辦“藝”起抗疫活動近千場次,凝聚全社會戰勝疫情的強大信心和力量。
深耕百花園文藝更芬芳
“福”文化、朱子文化、紅色文化、閩南文化、客家文化、海洋文化……福建深厚的傳統文化為文藝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源泉。以推動福建特色文化創作為重點,十年來福建省文聯組織實施了系統性規劃、導向性明確、主旨性鮮明的文藝創作,引導全省文藝界以精彩的故事、鮮活的語言、生動的形式,書寫“記得住鄉愁”“美麗福建”“海上絲綢之路”等福建故事,挖掘特色文化,創作鄉村振興、改革開放等現實主義題材作品,推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創作推出一批富有福建特色、福建風格、福建氣派的優秀作品。福建省文聯專職副主席曾章團說:“我們希望引領廣大文藝工作者一起自覺肩負以文弘業、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的時代擔當,根植福建深厚文化資源,在八閩大地進行更加美好的創作,書寫新時代新征程的錦繡華章。 ”
文藝的健康發展離不開良好的文藝生態環境。近年來,福建省文聯著重完善了文藝評獎和創作幫扶機制,注重強化評獎評論的風向標作用。2018年,福建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成立,自成立以來,積極融入省文聯全面加強文藝評論工作大局,積極參與拓展文藝評論工作陣地,舉辦“閩派文藝理論家批評家學術活動周” ,加強本土題材影視歌曲等文藝作品評論傳播,出臺措施辦法60余項,扶持了上萬件(次、人)優秀作品和優秀人才。2021年秋季,福建省評協參與創辦《海峽文藝評論》雜志,助推成立福建省文聯文藝評論中心。至此,福建省文聯在文藝評論陣地建設上形成了一家協會、一個中心、一本雜志的格局。中國評協理事、福建省評協秘書長曾念長表示,福建省評協在福建省委宣傳部的支持下和福建省文聯黨組的部署下,不斷加強專業權威評論的組織化程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特約評論家機制,組織文藝評論專家對優秀文藝作品進行專題評論,擴大了專業權威評論的聲音,達到了預期的傳播效果。
深厚的文化資源和良好的文藝發展環境,讓福建文藝碩果連連——連續三屆榮獲“五個一工程”獎優秀歌曲獎;榮獲魯迅文學獎詩歌獎,實現了福建在該獎項的歷史性突破;美術舞蹈榮獲全國美展金獎、中國舞蹈荷花獎當代舞全國第一名的佳績;蟬聯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兩獲曹禺劇本獎,曲藝連續六屆獲得中國曲藝牡丹獎,民間文藝多次榮獲中國山花獎,書法先后摘得蘭亭獎金銀銅獎,攝影時隔11年再次摘得金像獎……“閩派文藝”在全國叫好叫響,贏得了業界贊譽和社會關注。
根深葉更茂閩軍更強勁
2020年,福建人鄭春輝登上了央視《新聞聯播》 ,他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被授予“大國工匠”稱號的民間手藝人; 2020年,南音表演藝術家、理論家蘇統謀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曲藝藝術家榮譽稱號,成為福建省首位獲此殊榮的藝術家; 2022年,鄭春輝和福建省實驗閩劇院院長、一級演員周虹獲“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開創了福建省首次同時有兩人榮獲此稱號的新局面,取得歷史性突破……
對人才的培養決定了文藝發展的“生命” ,正是認識到這一點,福建省文聯近年來制定了“以新思維、新舉措、新成效厚植文藝沃土、培塑文藝人才、打造文藝陣地”的工作方向,并制定實施福建省文聯“十四五”時期青年人才培養“文藝英才計劃”等,將文藝工作者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文聯身邊,并取得了成效。目前福建省擁有國家級文聯、文藝家協會會員5115人,省級文聯、文藝家協會會員26487人,文藝閩軍不斷壯大、素質不斷提升,成為唱響時代前進號角的主力軍。
福建省文聯不但注重培養人才的工作,還注重對文藝人才的宣傳。福建省文聯開展“福建文藝名家推廣工程”“福建鄉土能人培養計劃”等培養推介項目,制作面向4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的電視專欄《海峽藝術名家》近300集,支持省內知名文藝家晉京赴外辦展近百場,每年舉辦各藝術門類評獎賽事和專業培訓活動近百場,選拔和培訓文藝人才7000余人次,全省文藝隊伍建設薪火相傳、人才相繼、事業相承。
在中國文聯加強對“文藝兩新”團結引領的號召下,福建省文聯積極行動,成立文藝類社會組織行業黨委,強化對文藝類社會組織的監督管理全覆蓋;探索“文藝兩新”人才參與技術職稱評定,舉辦“文藝兩新”骨干座談會、培訓班,積極吸納入會、采風創作、舉辦活動等,評選出30個“文藝兩新”實踐聚集地,將文聯工作視野和服務范圍向體制外輻射、向社會化開放,提升了福建文藝人才的積累儲備。
橋牽兩岸情海絲譜新篇
9月6日,由中國文聯、廈門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2年“中華情·中國夢”中秋展演系列活動在廈門舉辦。參展作者、美籍華人、中國畫畫家吳曉玲感慨:“這次展覽‘同心向未來’的主題寓意,有機地將全體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全體參展藝術家用他們的作品,熱情洋溢地表達出全體中華兒女同心同德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而努力的美好愿望。 ”
日前,由中國作協、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省文聯主辦的“2022兩岸文學青年之旅”以詩為橋,組織兩岸文學青年走進福建。任教于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漢語言文學系的臺灣省籍青年教師張期達,從小就是一位詩歌愛好者,參加了“兩岸文學青年之旅”活動,他有些驚訝,也很興奮,“原來大陸有這樣好的詩歌創作環境,不僅各地政府扶持支持作家創作,而且還有那么多同道” 。
上述活動只是福建省文聯眾多聯系兩岸藝術家活動中的縮影。10年來,按照“大外宣”格局要求,以藝術為媒,用文藝發聲,先行先試,創新創造,福建省文聯連續舉辦海峽兩岸曲藝歡樂匯、海峽兩岸青年舞蹈嘉年華、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等海峽兩岸重點文藝交流項目;持續開展“中華情·中國夢”中秋展演系列活動、華人音樂創作筆會、海峽攝影藝術節等兩岸文藝交流活動。積極吸引臺胞特別是青少年“首來族”來閩參加相關文藝賽事、學術研討等活動,吸收臺灣同胞加入各級文藝家協會。福建省文聯還積極運用互聯網、新媒體等新技術、新手段,開展海峽文藝“云交流”“云展覽” ,一批批兩岸文藝交流新項目落地開花,兩岸文藝家聯系更加緊密,兩岸文藝交流合作向更大范圍、更寬渠道拓展。
地處“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注定了福建成為中國與國外交流的要地。多年來,福建省文聯緊密配合“一帶一路”倡議,組織實施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美術工程,舉辦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舞蹈藝術交流周、海上絲綢之路魔術精品展演、中國福州“海上絲綢之路”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44國華人藝術家獻禮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書畫聯展等活動;赴外參加中國·東盟青少年舞蹈藝術交流展演,舉辦“海上絲路·大美福建“東歐(匈牙利、捷克、波蘭)巡回攝影展、“中國·福建周”文化藝術展(美國、日本) 、中國福建民間藝術交流展(巴拿馬、哥斯達黎加、秘魯)等。“10年來,累計開展對臺對外文藝交流活動500余項,推動福建文藝、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曾章團介紹。
今年6月,福建省文聯第八次代表大會召開,明確了今后5年文藝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福建文藝事業步入新征程。回望這10年,福建文藝百花齊放,生機勃勃,邁向新時代,福建文藝必將昂揚奮發,絢麗多彩。王秋梅表示:“偉大的時代召喚我們繼續奮斗,偉大的事業激勵我們奮發前行。用實干創造、用奮斗作答,在服務和融入新福建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為全方位推動福建省文藝事業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再立新功,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