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聯系統持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連日來,全國文藝界持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用集中學習、主題宣講、志愿服務、惠民演出等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形式,讓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入心入腦,更好地傳送到廣大基層當中。大家紛紛表示,要牢牢站穩人民立場,自覺服從服務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的歷史方位和民族復興的時代主題,唱響昂揚的時代主旋律,通過創作優秀作品不斷煥發文化生命力和創造力,為文藝繁榮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11月20日,由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中心、湖北省文聯主辦的禮贊二十大、謳歌新時代——中國文聯“文藝進萬家健康你我他”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服務暨湖北文藝界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惠民演出在湖北天門市經濟開發區天門武住電裝廠區舉行。王永平、從進軍、王雄偉等有關方面負責人與廠區工人代表、社區居民共同觀看了演出。演出在大型歌舞《再一次出發》中拉開序幕。隨后湖北大鼓、小品、川劇、雜技、歌曲、器樂重奏等精彩的表演輪番上演,用實際行動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11月22日,由湖北省文聯、荊州市委宣傳部、荊州市委講師團、荊州市文聯主辦的黨的二十大精神文藝宣講暨湖北省文聯“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惠民演出走進荊州市南門社區,受到熱烈歡迎。據介紹,湖北省文聯還將圍繞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線上線下、“文藝+宣講”的形式在全省各地開展宣講活動。
浙江省文聯日前召開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會,專題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浙江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楊守衛主持學習會。會議指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把握文藝文聯工作的正確方向,在推進文化自信自強中展現文聯擔當作為,加強和改進黨對文藝文聯工作的全面領導,發揚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在奮力推進“兩個先行”和“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心往一處想、擰成一股繩,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務實的工作作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斷開創文藝文聯工作新局面。浙江省文聯各處室、協會、直屬單位負責人參加學習會。
11月21日,山東省文聯召開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報告會。山東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王世農作專題宣講。王世農以《自信自強踔厲奮發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為題,從黨的二十大的主題和主要成果、過去5年的工作和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任務、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全面從嚴治黨、文藝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等方面對黨的二十大報告進行了系統闡述和深入淺出的解讀。山東省文聯黨組成員、在濟主席團成員、全體黨員干部職工、部分社會組織負責人、社會組織黨委委員以及社會組織黨建指導員代表聆聽了宣講報告。
11月18日,海南省文聯在海口舉辦部分協會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培訓班,海南省民協、省影協和省曲協3家文聯直屬協會80余名會員代表參加培訓。海南省文聯作協黨組成員、省文聯專職副主席彭太華作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會議認為,要深刻領會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根本原因所在,不斷把對“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的深刻理解轉化為做到“兩個維護”的堅定行動;要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把握“兩個結合”的理論內涵,做到“六個必須堅持”,更好推動新時代海南文藝工作高質量發展;要深刻領會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深刻認識文化建設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踔厲奮發推動海南文化建設,講好海南故事,傳播好自貿港聲音,推動海南自貿港文藝繁榮發展。
新疆書協日前召開主席團會議,傳達學習新疆文聯黨組關于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工作的具體要求,傳達學習中國書協第八屆六次主席團(擴大)會議精神,新疆書協主席團成員分別進行發言。會議指出,新疆書法界要把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大家一致表示,要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自覺融入到主題創作、展覽展示、學術交流、行風建設、志愿服務等具體工作中,始終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時代大局中,把為人、做事、治學、從藝統一起來,通過書法講好新疆故事、傳播好新疆聲音,用真心真情把最美書法寫在新疆大地上。
“這種宣講形式非常好,演員們特別專業,把二十大精神以文藝的方式進行解讀,我們聽得懂,也喜歡看。”11月18日,陜西省延安市富縣市民在鄜城社區廣場觀看了延安市文聯和富縣縣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黨的二十大精神文藝宣講”活動后紛紛點贊。連日來,延安市文聯組織各協會文藝骨干,組建了“黨的二十大精神文藝宣講隊” ,把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新思想、新觀點和核心內容,以及習近平總書記來延考察重要講話精神融入到陜北說書、民歌、小戲小品、書畫攝影等豐富多彩的文藝作品中,通過“文藝六進”的形式,送到廠礦企業、田間地頭、機關、學校、社區、軍營,讓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層,融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