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由中國文聯、中國音協、河南省文聯、中共鄭州市委宣傳部主辦,鄭州大學河南音樂學院、河南省音協承辦的第十五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美聲)、古箏、管樂(銅管)全國選拔賽新聞發布會在鄭州舉行。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協主席葉小鋼,中國音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韓新安,河南省文聯黨組書記方啟雄,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明,鄭州大學河南音樂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戴玉強,河南省文聯副主席、省音協主席陳靜,管樂監審于海、聲樂(美聲)評委會主任王秀芬、古箏評委會主任祁瑤出席發布會。發布會由中國音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張天文主持。
發布會上,主承辦方介紹了本屆金鐘獎和此次選拔賽的有關情況。與會專家就新增比賽項目對推動專業音樂教育的重要意義、參賽曲目調整優化的目的初衷、承接舉辦國家級專業獎項對專業院校人才培養和專業發展的積極作用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本屆金鐘獎選拔賽鄭州賽區賽事涵蓋聲樂(美聲)、古箏、管樂(銅管)三個組別,將于6月8日至13日舉行,賽事主場地設在河南藝術中心和鄭州大劇院。屆時將從533名現場參賽選手中遴選出175名選手進入復賽,其中,聲樂(美聲)85人、古箏34人、管樂56人,加上古箏直進14人,鄭州賽區合計189人進入復賽。
中國音樂金鐘獎是中共中央批準設立的全國唯一常設音樂綜合性大獎,自2001年創辦以來,經過20多年的實踐檢驗以及系統完善的評審和良好機制保障,已成為中國音樂界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專業賽事,成為音樂藝術良好發展生態的表征,開創了國家級文化平臺與城市協同發展的創新范式。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第十五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恢復設立作品獎,同時增加了表演獎,獎數由20個增至40個,標志著第十五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站在了新的發展高度和歷史起點,未來通過賽事項目輪換,基本實現音樂學科門類的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