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9歲的宋曉英進入長春電影制片廠工作,在之后5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她為廣大觀眾奉獻了諸多經典銀幕形象,如《燭光里的微笑》中的女教師王雙鈴、《刑場上的婚禮》中的烈士陳鐵軍、《大愛如天》中的中國婦產醫學開拓者之一林巧稚等,并曾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等榮譽?!拔覐挠?0多年,在藝術道路上,是一個還算年輕的‘老兵’。未來,我會在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的指引下,持續做崇德尚藝的表率,做好‘傳幫帶’,不斷堅定文化自信,繼續扎根生活沃土,爭取創作出更多優秀作品,為繁榮發展祖國電影事業、建設文化強國添磚加瓦。”
在通遼市奧體中心舉辦的主場慰問演出中,盧奇、劉勁、殷秀梅、郁鈞劍、何賽飛、黃曉娟、黃品沅、褚海辰、毋攀、降央卓瑪、周艷泓、辛若安、王堂堂、黃齡、金美兒、石頭、伍珂玥、李斯丹妮、井朧、楊凡、王山、郭曉東、張蕾、梁植、杜思博及烏蘭牧騎演員等文藝工作者,為近2萬名通遼群眾帶來了歌曲《再一次出發》《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什么也不說》《母親是中華》《駿馬奔馳保邊疆》《誰見過夢中的草原夢中的河》《國家》《少年壯志不言愁》《絨花》《牧羊曲》《春暖花開》《High歌》《免我蹉跎苦》《轉動幸福》《夢的終章》《驍》《雨花石》《永遠相信》《燦若繁星》《天驕》《隱》《李扯火》,歌舞《歡樂草原》,情景音舞詩畫《光影草原·心靈回響》等精彩的文藝節目,贏得觀眾的熱烈掌聲與喝彩聲。
在主場演出開始前,中國影協文藝志愿服務小分隊還走進科左后旗阿古拉鎮開展慰問演出,文藝工作者將歌舞、歌曲、朗誦節目帶到風光壯麗秀美、人文底蘊深厚的阿古拉,為當地群眾獻上精彩演出。演出期間,中國影協文藝志愿服務小分隊還向當地群眾贈送了《大眾電影》雜志。
在為阿古拉觀眾演唱電影《小花》主題曲《絨花》前,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副主席、表演藝術家劉勁感慨道:“上世紀60年代,大約3000名來自上海、常州等南方地區的保育院孤兒,坐著北上的列車,跨越大半個中國來到內蒙古。在時任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烏蘭夫同志‘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的指示下,這些被稱作‘國家孩子’的孤兒們,相繼被內蒙古11個盟市的千余個家庭收養,從此有了新的家、新的生活。在草原母親的哺育下,他們在日后成長為建設社會主義的棟梁。希望我們的演出,能在夏日里為內蒙古人民送上一縷浸潤心脾的文藝清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