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志愿服務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社會工作會議精神,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健全新時代志愿服務體系的意見》,積極培育志愿文化,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中央社會工作部會同21個部門和單位共同組織開展2024年度全國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宣傳活動。
日前,2024年度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名單公布。由中國文聯推薦的9個先進典型榜上有名。
一、最美志愿者
丁柳元
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理事,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理事,中國視協演員工作委員會秘書長
丁柳元,一級演員,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中國文志協理事、中國影協理事、中國視協理事,中國視協演工委秘書長。從風華正茂的大學生到共青團干部,從革命軍人到影視藝術家,身份在時光中不斷流轉,但她“志愿者”的名字卻不曾褪色。“江姐”、楊開慧、全國道德模范龔全珍……作為一名演員,丁柳元塑造了諸多令人難忘的形象,用細膩的表演詮釋著人生百態。在聚光燈之外,她又是一個心懷大愛的志愿者,書寫著另一個精彩的人生篇章。
她響應“強基工程”號召,創辦了“元元培根行動”文藝志愿服務項目,寓意源自陸游《讀書》的詩句“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希望通過思政、美育講座和藝術教學指導,將美育、德育的種子播撒向學生、教師、文化從業者等社會各界。目前,已經舉辦了40多場活動,涵蓋24個省份,數萬參與者,總行程20萬公里。從去年開始,作為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志愿者,將文藝志愿服務與積極履職相結合,開展“服務為民送文化下基層”活動,走進四川樂至中學等地,通過《獻給青春的演講》,鼓勵青年傳承紅色基因,用知識報效祖國。她擔任中國視協職業道德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推動制定《影視演員自律公約》,倡導“戲比天大、德比地厚”的職業精神。
無論是創辦“元元培根行動”,擔任形象大使,做主題宣講,還是跟隨全國政協、中國文聯送文化下基層,在志愿服務的漫漫長路上,丁柳元體會到了它的美好與價值,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在這條路上繼續前行的決心。
降央卓瑪(降擁卓瑪)
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理事、西藏文藝志愿者協會副主席
降央卓瑪,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理事、西藏文藝志愿者協會副主席、“時代風尚”學雷鋒最美文藝志愿者。自2015年投身中國文藝志愿服務以來,她始終秉持“藝術為人民”的初心,深入基層,用歌聲傳遞溫暖與力量,將藝術的種子播撒在祖國大江南北。在中國文聯的帶領下,她的足跡遍布西藏邊防哨所、延邊、新疆、邯鄲、綿陽、青島等地,累計完成60余場慰問演出,為雪域高原的邊防戰士、邊疆少數民族同胞、革命老區鄉親們傾情歌唱,用藝術架起溝通心靈的橋梁。
降央卓瑪積極參與中國文聯主辦的“時代風尚”“與人民同行”“文藝進萬家”“助陣鄉村振興”等系列活動,在2021年“慶豐收展文藝”、2022年“致敬延安文藝座談會”、2023年“奮進小康路 開啟新征程”等主題活動中傾情獻藝,并多次亮相扶貧原創歌曲頒獎晚會、百花迎春等重要舞臺,用歌聲展現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呂薇
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理事、杭州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藝術委員會主任
呂薇,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理事,原海政文工團一級演員,現任杭州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藝術委員會主任、杭州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她一直活躍在國家和部隊重大演出的舞臺上,15次參加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詩《偉大征程》,赴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德國、意大利等30多個國家訪問演出等。呂薇用文藝傳遞溫暖,用行動詮釋奉獻,在文藝志愿服務領域不斷深耕、不斷前行。自加入文藝志愿組織以來,她積極踴躍跟隨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隊參加各類志愿服務活動,足跡遍布祖國各地,僅2024年一年,就走進四川成都、浙江安吉、福建寧德、河北西柏坡、重慶、中國澳門、吉林延邊東方第一村、山東淄博、廣東潮州等地。并參加歷屆百花迎春的演出。她曾3次走進福建下黨鄉慰問當地村民,因為演過歌劇《鸞峰橋》,老百姓親切地喊到“翠紅回來了”,這樣與老百姓心與心的互動也讓她備受鼓舞。2023年文藝志愿服務“時代風尚”特別行動走進“千萬工程”代表地曲浙江杭州余杭小古城村,她演唱歌曲《祖國的畫卷》,與村民們共同歌頌鄉村振興的壯美風光。呂薇長期關注教育事業,多年來獨自資助了數十位貧困學生,直至他們大學畢業,走向工作崗位。呂薇還攜手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走到孩子們中間,傳遞音符,播種夢想,助力兒童文化藝術教育。2006年起,呂薇走進全國多所高校,加強與大學生朋友的互動聯系,多次在高校開展文藝演出和青春講座,為大學師生送去高雅藝術的同時,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呂薇還受北京大學“中學大講堂”主委會的邀請,長期擔任北京市多所中小學的課外輔導員,與多所學校的校長、老師探索教育之道。
二、最佳志愿服務組織
中國美協文藝志愿服務團
中國美術家協會文藝志愿服務團,組織舉辦“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藝志愿服務活動、“送歡樂 下基層”采風寫生慰問活動、舉辦“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家美育志愿者行動·美育大講堂”等。中國美術家協會組織舉辦文藝志愿服務活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文化惠民、文化為民、文化樂民”作為活動宗旨,選派知名美術家組成文藝志愿服務團,把人民的需求與活動內容密切結合起來,開展了大量美術特色鮮明的惠民活動。近年來,中國美協文藝志愿服務的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深入多地區開展活動,為當地學校的孩子們送去美術用具和書籍,同時搭建與當地美術家和美術工作者深入交流的平臺,為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動基層美術事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活動在各地引起了熱烈反響,也得到了業界充分肯定。
張家口市崇禮區“雪國崇禮”文藝志愿服務隊
張家口市崇禮區“雪國崇禮”文藝志愿服務隊,牢記國之大者,傾情奉獻冬奧。崇禮全體文藝志愿者,鉚足精神,傾情奉獻。一是積極參與冬奧重要節點文化活動。自導自演的“來自崇禮的邀約”北京冬奧會倒計時100天慶祝活動,文藝志愿者在零下近20度的天氣下,冒著嚴寒,踏著積雪,圓滿完成戶外演出,中央一套新聞聯播報道近一分鐘,被中宣部評為外宣精品項目。同時,參與了北京冬奧會倒計時1000天“冬奧就在我身邊”文藝志愿服務活動。二是高質量、高標準開展冬奧賽時群眾性文化活動。按照北京冬奧組委要求,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時期間,每天至少要有一小時的群眾性文化活動,組織策劃了“感恩奮進 啟航2022”崇禮區冬奧賽時群眾性系列文化活動,文藝志愿隊累計演出近百場(次)。三是選送優秀文藝志愿者參與冬奧保障。積極選拔溝通能力強、有外語翻譯基礎、文藝骨干等人才28名,輸送到P1、P2人員行列,從事頒獎廣場的文藝組織、文化活動等工作,出色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同時組織開展“文藝進萬家 健康你我他”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服務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五進”活動230余場,累計受益群眾10余萬人次。帶領文藝志愿者走進田間地頭、文化廣場、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心連心 手牽手 萬眾一心跟黨走”“百姓村晚”文藝惠民演出500余場次,讓基層群眾在家門口享受高品質的文藝志愿服務。
三、最佳志愿服務項目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民間文化進校園”志愿服務活動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民間文化進校園”志愿服務活動從2015年啟動以來,已經持續開展了9年,倡導“文教融合”理念,走民間文藝傳承與教育體制結合的道路,把青少年引入文化傳承的偉大事業中來。迄今累計主辦、指導和推動的民間文化進校園活動120多場次。活動根據形勢的發展和文聯黨組的建議,不斷豐富完善活動內容和形式,先后增加了“小小民藝館”“非遺小劇場”“非遺師資培訓班”“非遺進校園課題研究”等項目。2022年,該項目獲得“時代風尚”先進典型“最美志愿服務項目”榮譽。
杭州新青年歌舞團“文化管家”文藝志愿服務項目
杭州新青年歌舞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青年)成立21年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以“多層設計+精準服務”雙輪驅動的創新文藝志愿服務,深深扎根于群眾文藝沃土,服務鄉村基層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2016年,杭州新青年歌舞團“文化管家”項目創新“區縣+鄉鎮+村社”的三級架構文藝志愿服務模式,實現“群眾需求靶向服務、企業資源系統整合、志愿服務效能提升”三大創新機制,實現了新青年文藝志愿服務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轉型升級,其“菜單式供給、管家式服務、造血式培育”的志愿服務實踐經驗,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解決方案,充分彰顯了新青年“文化管家”文藝志愿服務在提升基層文化治理效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的示范引領作用。
四、最美志愿服務村(社區)
烏海市海勃灣區林蔭街道海馨社區
烏海市海勃灣區林蔭街道海馨社區成立于2013年8月,占地面積1.5平方公里,下轄7個住宅小區,總人口6054戶12827人。轄區居民主要由采煤沉陷區、礦區棚戶區、庫區淹沒區三部分搬遷居民構成,呈現困難人口多、老年人口多、異地搬遷人口多的特點。海馨社區有32個功能室,為轄區居民提供娛樂、文藝表演、書法等文娛活動場所,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豐富的文化生活,進一步促進鄰里和諧,拉近了彼此之間的情感距離。
海馨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創新培育方式,筑巢引鳳、孵化培育,通過“以社孵社、以社育社、以社聚社、以社鏈社”的工作思路,社區先后培育發展了老年協會、開心合唱團、地方戲二人臺、海馨書法協會、國韻京劇社等10支文藝志愿服務隊伍,各文藝志愿服務隊廣泛吸納有才華、有熱情的居民加入團隊,在各重要節點、節日開展文藝志愿服務活動60余場次,受益群眾1萬余人次。活動豐富多彩,有“與人民同行”“文藝進萬家 健康你我他”烏海市文聯文藝志愿服務品牌活動:戲劇樂萬家、曲藝周末樂、“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寫福送春聯書法五進等活動。各文藝志愿服務隊每月常態化在社區西側小廣場開展的“樂林便民服務集市”上,以“文藝+宣講”的形式讓黨的二十大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海馨社區堅持以群眾需要為重點,以“新春送福進萬家”活動為統領,書法文藝志愿者為普通群眾每年免費寫春聯送“福”6000余副(幅)。各文藝志愿服務隊還走進養老院、廣場、小區為居民帶來不一樣的文藝盛宴。社區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開展非遺傳承燙畫和刻畫技藝培訓,定期組織非遺傳承文藝志愿服務隊給居民開展非遺傳承技藝培訓。
海馨社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始終把文化惠民、文化為民、文化樂民作為根本宗旨,創新深入基層、服務群眾的方式方法,強化服務供需對接,發揮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持續深入開展豐富多樣的“文藝志愿服務”活動,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為己任,努力營造一個群眾居住放心、和諧鄰里溫馨、環境優美稱心、文化活動歡心、服務方便暖心的和諧社區。
張家口市懷來縣沙城鎮東水泉村
懷來縣沙城鎮東水泉村位于沙城鎮城區東南部,全村850戶,2353人;總面積9.2677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34.47公頃。近年來,該村立足獨特的區位、產業、交通和歷史文化優勢,以“藝術賦能鄉村振興”為核心驅動力,大力發展特色鄉村旅游產業。作為懷來縣文聯“文藝進萬家 健康你我他”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服務項目實施示范帶動地,東水泉村積極組建存瑞文藝志愿服務小分隊,開展文藝賦能鄉村發展志愿活動。四年來先后開展文藝志愿服務200多次,培訓鄉村文藝人才3000多人次,成功打通了宣傳、教育、關心、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實現了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雙豐收”。
東水泉村通過常年開展文藝志愿服務活動,讓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參與其中、樂在其中、受益其中,先后吸引游客近10萬人前來觀光旅游。相關做法先后在人民網、央視頻、《張家口日報》刊登,熱愛藝術的村民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