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保護音像表演外交會議今天在京閉幕,會議將簽署《視聽表演北京條約》(簡稱《北京條約》)。北京是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國際會議城市,每年有近5000個國際會議在北京舉行,但此次外交會議的特殊之處在于,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承辦的第一個涉及條約締結的外交會議,也是聯合國機構首次在中國審議并締結國際條約。條約締結后,按國際慣例,將被命名為《北京條約》,《北京條約》將與《新加坡條約》、“馬德里體系”、“伯爾尼聯盟”等知識產權體系齊名。北京承辦此次外交會議,對于推進北京世界城市建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知識產權保護一直是全球范圍內的難題。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決定了知識產權保護的復雜與艱難。就中國而言,過去幾年知識產權保護取得了長足發展。相關法律不斷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近5年來,各級版權行政管理部門共行政處罰49416起侵權盜版案件,取締違法經營單位128493家,收繳各類盜版品3.17億冊。承辦此次聯合國外交會議無疑體現出了中國作為崛起中負責任的大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的自信,彰顯著中國在推動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決心和姿態,同時也將減少國際社會對我們的誤解和指責。
2011年中國超過美國和日本,成為全球申請專利最多的國家,保護知識產權已經成為中國的國家戰略。目前中國已經構建了一套與國際通行規則相協調、符合國情、較為完整的知識產權制度。從1980年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算起,中國用32年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數百年的歷程。此次外交會議在北京召開,由成員國大會表決通過,這既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的認可,也是對北京承辦大型活動能力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