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徐經緯/繪
無論是大集團還是小企業,其企業發展的“內核”動力是戰略、人員與運營流程的有效組合。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年初明確了“三化”目標和六個戰略,其中國際化戰略舉足輕重,凸顯集團的使命責任和突出貢獻,我以為是攻堅克難、揚帆起航、挺進海外的制高點。
首先,多年來中國出版集團在產品戰略經營上發揮主力軍作用,實物進出口分別占全國市場60%和30%;版權輸出與引進之比1∶2,連續3年輸出400種以上,名列前茅。以集團旗下各社產品為例,《于丹〈論語〉心得》目前已簽約28個語種、33個版本,已出版17個語種、22個版本海外銷售36萬冊。《山楂樹之戀》海外授權16個版本,剛剛出版的《我與郎朗30年》海外版權很快將突破10種。中圖公司成功舉辦了共19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使之成為全球四大書展之一,中國主賓國活動均有國家領導人出席,極大地增強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力與傳播力。
其次,近年來響應國家號召,加大資本運營與海外投資并購力度,旗下多家品牌社已與海外知名出版傳媒機構如威科、德古意特、劍橋、牛津企鵝、講談社、愛思唯爾等締結戰略合作與合資協議。
再次,我們緊跟國家外交戰略和產業投資布局,從文化交流層面積極推進,探索適合國際表達的語言方式,在已有海外29家分權機構的基礎上,整合資源,調整充實業務板塊,全面提升中華文化海外影響力,以一個集團企業的力量體現國家意志,推進國家宏觀國際化戰略構想的本土化。
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充分依托政府政策和資金平臺,以國家和政府各個層面的重點工程為抓手,有效拓展各國駐華使領館以及中國駐外機構的合作平臺,建設國家層面的大型進出口資源網絡平臺,擴大全球信息資訊資源的掌控面,為全面實施“走出去”戰略再譜新華章。
(李巖為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