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4>悼念周巍峙>文聯足跡>2010年

      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字化工程啟動 總字數達8.4億

      時間:2010年12月31日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張志勇

      12月30日,中國文聯、文化部、中國民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啟動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字化工程。圖為儀式現場。張志勇 攝 

          12月30日,中國文聯、文化部、中國民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啟動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字化工程。該工程將中國民協成立60年來組織全國民間文藝工作者采集、記錄的所有民間文學文字和圖片資料進行數字化存錄,包括全國各地縣(市、區、旗)和鄉(鎮、蘇木、街道)的民間文藝普查記錄的原始文字資料及其所附的第一手民間文化記憶與信息,總字數達8.4億,是迄今為止我國口頭文學資料最為系統的民間文學數據庫。

        中國文聯名譽主席周巍峙,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胡振民,中國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李牧,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馮驥才以及中國民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羅楊,中國曲協副主席姜昆,中國劇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季國平,中宣部文藝局副局長孟祥林,文化部非遺司司長馬文輝,本報社長向云駒等領導以及劉鐵梁、張锠、劉錫誠、劉魁立、楊亮才、陶立璠、段寶林等百余名專家學者出席啟動儀式。啟動儀式由羅楊主持。

      圖為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胡振民為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字化工程工作委員會名譽顧問周巍峙頒發聘書。張志勇 攝

        周巍峙、胡振民啟動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字化工程。胡振民為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字化工程工作委員會名譽顧問周巍峙頒發聘書。

        李牧在啟動儀式上講話。他說,從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文聯、中國民協一直致力于民間口頭文學的普查、調查、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保存了全國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60年來上報的口頭文學普查記錄資料縣卷本,共計5166種,約8.4億字。這些無比珍貴、不可復得的文化遺產,以現代高科技手段制成數據庫,將成為一個既能方便使用、又能永久保存的電子圖書館,成為一部名副其實的“掌上民間文學大全”,成為一座“數字化的中國民間文化長城”。他希望參加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普查資料數字化工程建設的同志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專家委員會的指導下,團結協作,勇于創新,優質高效地完成這一具有深遠影響的文化工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馮驥才、馬文輝分別在啟動儀式上講話。馮驥才為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字化工程工作委員會顧問胡振民、名譽主任李牧頒發聘書。劉錫誠代表專家委員會發言。中國民協副秘書長趙鐵信宣讀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字化工程專家委員會、工作委員會名單。與會領導向專家頒發聘書。

        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字化工程是在中宣部、文化部和中國文聯的支持下由中國民協啟動實施的。該數字化工程將按照民間文學的科學分類編排、掃描、錄入中國民協現存民間文學資料縣卷本及其他現有資料,并繼續在全國征集留存在各地基層文化機構和個人手中的民間文學資料。按照我國56個民族編排各民族民間文學資料庫,每個民族的資料庫包括該民族民間文學的各個類別。按照圖書索引、檢索的方法和專業分類設計科學、完善、方便、豐富的檢索體系與功能,系統設計編排程序,使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普查資料全部實現分級、分類、分項、分詞等強大的編程和檢索功能,構建成我國規模最大、種類最齊全、資料最豐富的民間口頭文學數字圖書館,方便廣大學者和民間文藝工作者學習研究和利用。

        為了在更大范圍內實現資源共享,該工程還將以電子版形式向海內外出版發行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普查資料數字圖書,其內容與以上數據庫相同。此外,該工程還將適時把普查資料中的民間故事部分進行研究和進行主題分解分類,按國際通行的AT分類法(阿爾奈—湯普遜民間故事類型與分類法),進行母題、主題類型編序和分類,使我國的民間故事類型成為世界故事類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并將適時、適量地逐步出版紙質圖書《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普查資料集成縣卷本》,每縣一種含若干冊,每年推出10至20個縣卷本,總計將達2500余種,5000余冊;遵照統一的規范和要求,每篇作品附有講述者基本信息(身份、年齡、職業、性別、民族),采集者與記錄情況(采集者個人信息、采錄時間、地點及作品流傳范圍等要素),符合記錄民間文學的國際慣例,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和民間口傳文化特點。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各民族口頭文學遺產的搶救性搜集、記錄、整理和出版工作。成立于1950年的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組織成千上萬的民間文學工作者深入民間,全面、廣泛、系統地對全國各民族各地區的民間文學進行了調查。1957年開始開展民歌調查運動,1984年起實施中國民間文學三套(故事、歌謠、諺語)集成普查編纂工作,2002年啟動實施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這“三大戰役”對我國各民族、各地區的口頭文學進行了地毯式的普查,獲得了巨量的第一手調查、記錄的口頭文學資料。據初步統計,60年間,已搜集近50億字的民間文學原始資料,其中僅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就經200余萬人次20余年的記錄,獲得民間故事184萬篇、民間歌謠302萬首、諺語748萬余條。中國民協現存口頭文學資料絕大部分為手抄本、油印本、鉛印本,大多從未公開出版。鑒于傳統紙質圖書出版工程大、出版周期長、成本高、不利于傳播共享,以及這批記錄文本的無比珍貴的價值,中國民協啟動實施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字化工程,并納入中國民協正在實施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作為其子項之一。現有的民間文學搜集資料及縣卷本將按珍貴文獻檔案資料和圖書典籍的要求加以登記、保管,防止損壞損毀,適時地申報為國家級檔案文獻,并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字化工程”計劃于2014年7月之前完成。部分少數民族文學資料翻譯、民間故事類型英語翻譯、紙質圖書出版等工作將逐步推進并順延完成。

      (編輯:王渝)
      會員服務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色多多国产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不卡高清视频在线| 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 日韩经典 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 免费无码国产欧美久久18|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8| 蜜臀av无码人妻精品|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 |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无码| 办公室丝袜激情无码播放|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 日韩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台湾佬中文娱乐中文|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熟妇人妻中文a∨无码|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看| 日本中文字幕中出在线| yellow中文字幕久久网|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日本中文字幕高清 |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免费A级毛片无码鲁大师| 五月婷婷无码观看|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 最近2019好看的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