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的源頭在田野。栽桑養蠶,春蠶吐絲,才有了絲綢的華貴與美麗。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馴育野蠶并剿絲織綢的國家...... 【詳細】
在陜西夏縣的仰韶文化遺址上,發現了最早的絲綢證據。研究人員在那兒發現了一個被鋒利的刀切成兩半的蠶繭......【詳細】
絲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傳說中西陵氏之女,黃帝的元妃嫘祖是中國第一個種桑養蠶......【詳細】
舊俗流行用紅色彩紙扎成紙花,稱“蠶花”,托言為西施所創。婦女戴于頭上或鬢邊,為蠶鄉女子特殊時尚......【詳細】
桐鄉百桃鄉一帶新娘進男家門時,喜娘要向四周撤一些錢幣,供眾人拾取,稱為“撒蠶花銅鈿”......【詳細】
蠶花挨子即絲綿胎,是海寧舊時喪葬習俗。死者入鹼時,親屬按長幼親疏......【詳細】
創建于1862年,獲得“中華老字號”、“中國絲綢第一品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消費者信賴的著名品牌”等多項殊榮,創建于1862年......【詳細】
中華民國建立后,孟養軒將謙祥益總柜遷往北京,周村成為專門收購絲綢棉布,加工染色后批發給各地分號的加工基地。1919年,孟養軒在天津估衣市街開設謙祥益保記綢布店......【詳細】
“祥義號綢緞店”創始于清光緒二十二年 (公元1896年),由當時浙江杭州著名絲綢商賈世家馮氏家族傳人馮保義聯合慈禧太后手下太監總管“小德張”(本名張祥齋)共同創辦......【詳細】
乾泰祥絲綢有限公司創始于同治二年(1863年)。是蘇州商會的第一批成員。開業伊始是坐落于宮巷口的一開間小店,由周以漠獨家出資。1923年“協記”老板姚氏等人盤下乾泰祥......【詳細】
1883年孫廷珍始建此樓,后由“老九章”綢緞莊承租。老九章綢緞莊是天津著名的百年老店。清末由一位排行第九的章姓滬商,在天津開辦綢緞莊,故以“老九章”命名......【詳細】
麗豐祥按瑞蚨祥的格局建造,只是面積稍小。兩層長方形的青磚瓦房。中間有天井,有利于采光和空氣流通。樓下經營的全是棉布類商品,樓上經營絲綢,并代客定做衣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