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是廣大文藝工作者的首要政治任務,深入學習研究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命題是廣大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重要責任。如何正確處理藝術與市場的關系,是總書記在講話中著重論述的一個重要問題。...[詳細>>]
審美與功利的糾結是一個古老而又新鮮的命題,兩者既對立又統一。追求無審美的功利和無功利的審美都是行不通的。我們應當以發展、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和政策來對待審美和功利的關系問題。應當引導作家藝術家創作出與我們偉大的變革時代相稱的具有劃時代意義和里程碑式的史詩般的精品力作,努力提高藝術質量,攀登...[詳細>>]
我國的文化發展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沒有形成共識。比如,藝術與市場的問題,就是一個存在爭議的話題。要探討藝術與市場的關系,首先要弄清文化市場與政府的關系。要發揮文化在市場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和基礎性作用,重視解決文化市場失靈問題。當然,還要注意文化市場的適應問題。[詳細>>]
一段時間以來,批評是否還有市場和批評家是不是有市場,都是需要探討的問題。而探討實際上牽扯到對于批評意義何在和文藝批評生存在何種場域中的一個認定。所以,文藝批評需要重整雄風,批評家要正確地看待市場,對于市場接納的創作分析其原因,也不放棄審美評價的理論性,由此找到彼此之間的平衡點,但不能固...[詳細>>]
文藝市場里面出現很多低端的產品,藝術與市場現在是各走各的路。所以,文藝與市場之間的對接,要通過商業或企業的活動連接在一起。今天的問題是商人太多,企業家太少,貪財的藝術家太多,不貪財的藝術家太少,缺乏有理想和抱負的人。所以,找到有抱負的藝術家和企業家,是我們當下最主要的任務。[詳細>>]
探討藝術與市場的張力問題,應從具體的藝術門類出發,而不是從一般的文藝理論出發。以書畫市場為例,書畫活動與市場連帶得非常緊密,但其中也有很多泡沫。市場經濟不是妖魔鬼怪,一種藝術如果沒有市場的介入,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經濟作為杠桿的推動作用就會消失。對于市場的介入,我們的態度應該是張開雙臂...[詳細>>]
我以《中國好聲音》為例講一下藝術與市場的張力這個問題。為便于大家研究,我先介紹幾組數據,
《中國好聲音》到現在已舉辦了三季,第一季平均收視率3.8,占當時全國電視綜藝節目市場份額的12%;第二季平均收視率4.6,市場份額占到14%;第三季的收視率4.08,市場份額是12.5%。三季節目的收視高點都沖破過8。...[詳細>>]
在我國,幾乎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說唱。在以往的生存和發展過程中,大多數曲藝工作者都練就了一套適應市場的過硬本領。因此,無論是“轉企”之后的曲藝工作者,還是新生的民間職業藝人,都在文化市場中找到了用武之地并大顯身手,促成了當下曲藝演出市場異常活躍,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值得關注。[詳細>>]
藝術與市場的關系不僅是理論上的問題,也是實際運作中的問題。怎樣確定藝術和市場的各自定位?第一,藝術是需要市場的,市場可以為藝術的發展提供傳播的渠道與平臺。藝術市場化,使得藝術成為一種職業。因為市場的存在,使得這些藝術品成為傳播的藝術品,通過市場的包裝、宣傳、銷售,實現藝術品的品牌效應和...[詳細>>]
提升純真本質,抵抗世俗化傾向。一段時間以來,文藝界紛紛擾擾,有些評論過于入世,躲避崇高,消解神圣,甚至出現失語、失效、失范、失真的現象。應提倡講真話、表真情、求真理,提倡深入創作、深入生活、走近人民,提倡淡泊名利、耐得寂寞、忍得清貧、守得高潔,提倡獨立人格、自由思考、自主表達,提倡與金...[詳細>>]
在藝術與市場的關系方面,我想談三個關鍵問題。一是意識形態與市場的關系。這個問題是無法回避的。我們討論文化傳播時,經常說美國好萊塢大片總在傳播美國的意識形態和美國的價值觀。然而,美國大片傳遞美國價值觀,并不都是美國政府刻意為之的,而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我們不能完全認同美國的主流價值觀,但可...[詳細>>]
市場和市場化是兩個概念。市場是客觀存在、自古就有的,而市場化是一種“時尚”
。時尚就有盲從、不理性的一面,那么,政府、主流就應對此有所調控。但是我想,西方市場和中國市場不一樣,一百年前的市場與今天的市場也不一樣。現在,美術出版亂象叢生,作品集泛濫。面對這樣的現象,我們能任其自生自滅嗎?...[詳細>>]
談到“藝術與市場的張力”
,我認為“張力”有兩個方面要考慮:一是藝術與市場有相互區別、相互沖突的一方面;二是在很長的時間里藝術與市場也有相互融合、相互疊加、相互構成的一體化的過程。我覺得了解當下的藝術,了解當下真正的藝術市場經濟,其實是當前文藝評論家非常缺少的一部分。
[詳細>>]
雅昌最早的平臺是web 1 .
0的門戶網站,在新媒體的運營當中,那其實是內容運營。在新媒體內容運營當中,有三個思維非常重要:用戶思維、傳播方式和內容生產。首先說用戶思維,也就是用產品的思維代替媒體的思維,要把用戶的關注點形成產品。第二是去精英化的思維。新媒體運營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有廣泛的用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