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八十的夏菊花先生在第十次全國文代會會議駐地“練功” 中國文藝網 秦蘭珺 攝
“請問這里有冰牛奶嗎?”
記者循聲望去,那是第十次全國文代會特邀嘉賓、中國文聯榮譽委員、年近八十的著名雜技藝術家夏菊花。如果記得不錯,夏先生剛剛才吃過一碟讓人“望而生畏”的小泡椒,火辣的泡椒緊跟著冰牛奶,“冰與火”或許正好可以用來形容這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
冰:冷板凳十年冷
夏先生告訴記者:雜技的精髓體現在“本能”,“本能” 是煉出來的、熬出來的,那是硬邦邦,實實在在的功夫,騙不了人!她年輕的時候,早上練功、上午練功、下午練功、晚上練功,她練習的“柔術”有很多是高難度、高危險,可她什么都不怕,一心鐵定了就是要把它練好!有時工作要開一天會,她也要凌晨四點爬起來去練功。
她說她的性子就是要做和別人不一樣的事情,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她的身體連同這個性格,都是為雜技而生,因為雜技天生要求“不一樣”,只有讓觀眾“意想不到”,那才可能稱得上雜技。
記得五十年代她在朝鮮演出,演出過后有人專門跑上來摸她的背,看看如此柔軟的身體,到底有沒有骨頭;記得她六十年代在法國演出,向來克制矜持的夫人,一反常態,脫掉手套、起立鼓掌,法蘭西報紙盛贊:中國人太讓人想不到了!
一切的一切,就是因為她鐵了心要和別人“不一樣”。然而所有的“不一樣”,又何嘗不是建立在日復一日的“重復”之上?所有抓眼球的“意想不到”,又何嘗不是建立在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寂寞和堅守之上?
夏菊花表演頂碗
火:不為人民服務的不是共產黨員
問起夏先生,這么多年的功夫,還會怕一朝不練習?她說: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對手知道;三天不練,觀眾知道。因為幾天不練習,動作就不流暢,表情就不輕松,就無法把完完整整的美好完完整整地展示給觀眾。
記者問到,做柔術時那么疼,難道還要面帶微笑?夏先生說,把吃苦留給自己,把美好留給人民,為人民服務,這就是一個演員的使命。他始終記得,周總理曾經對他說過:“夏菊花啊,做一名演員要過好五關:家庭關、社會關、勞動關、榮譽關和生活關”。總理說了一遍,她就再也沒有忘記過。
夏先生說她六十年代帶團演出,演了大半年,帶回來了40萬美元,全部給了國家的文化事業。夏先生還說她是加拿大兩個市的榮譽市民,市長說:“夏菊花,你來吧,和我一樣待遇!”她回答說:“謝謝您,我是中國人,我來這里是為了兩國的友誼”。1992年,有人要以千萬重金聘請夏先生到某地工作,夏先生婉言辭謝,因為她做事不為錢。
問先生這輩子是否有什么遺憾,她說:她這一生沒有說過對不起黨、對不起人民的一句話,沒有做過對不起黨、對不起人民的一件事。她始終牢記共產黨要為人民服務,黨的藝術家要為人民服務。她始終堅定:不為人民服務的不是共產黨員!她始終警醒:共產黨員不能傷了人民的心!
今天的夏先生依舊朝氣蓬勃,說起話來眉飛色舞,高興起來,還會突然跳起來,把腿扳得老高老高!向記者“炫耀”:你看我扳得高不高!
在夏先生這里,記者似乎看到了一朵沉靜又火熱、成熟又天真的菊花,一朵獨一無二的菊花。
夏先生說她退休了,舞臺是年輕人的,長江后浪推前浪,她唯一的希望,就是年輕人能做得更好,把更多美好留給世界、留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