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滕州市區北約10公里處的龍陽鎮境內,有滕州后花園之稱,山自高峰向東北蜿蜒起伏數十里,象一條昂頭而臥的巨龍,山上草木叢生,怪石交錯,壑深溝險。登臨峰巔,觀東海見晴云,“峰高紅日近,洞闊白云深”、“登臨幾欲攀磷去,惟待風雷響碧空”。清代宰相劉墉贊曰:“南望微湖好夜月,北瞻龍嶺仰晴云”。“龍嶺晴云”為一大奇觀。山上的龍泉寺、九塊石、老牛洞給龍山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山下的“千龍藝術碑林園”,更為龍山增添了一道人文景觀。
龍陽鎮全力打造龍山勝景旅游區近年來,龍陽鎮立足境內山水優美、生態宜人和人文積淀豐厚、歷史遺跡眾多的資源優勢,以“建設龍陽旅游區,打造滕州后花園”為總抓手,“龍”字當頭,打“文化牌”、唱“旅游戲”,確立了以“龍山文化游、龍湖休閑游、龍河風景游”為主的“三龍”旅游大格局,全力推進“南連城區、北開山水”的旅游發展戰略,取得顯著成效。 龍陽鎮委托國內知名的園林規劃設計機構,完成了“龍山勝境”景區的規劃設計,從景點建造、生態保護和基礎設施配套入手,穩步推進景區各項建設,促進了旅游業強勢發展。該鎮先后建造了國內最大的單體“龍”字摩崖石刻、甘露泉、龍湫等景點,投入60余萬元栽植了生態林、景觀林苗木20余萬株,對景區主干道沿線進行了綠化美化,打通了總長4.2公里的龍山、龍湖連接線,完善了旅游區環湖、環山道路網格,配套了護山、護林基礎設施,啟動了旅游路專線的農房景觀化改造和登山石階升級改造工程,開通了龍山旅游專線。目前,龍門山莊、庫邊農家院等一批服務業項目已投入運營,龍湖度假村建設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龍山風光旖旎、文化底蘊深厚,“龍嶺晴云”為“古滕八景”之冠,“耙和尚”的故事至今流傳。近年來,該鎮以創建山東省“歷史文化名鎮”為契機,不斷深入挖掘歷史資源和文化亮點,以豐富旅游內涵,著力打造“龍山文化游”品牌。該鎮組織專門隊伍對境內的文物古跡、民俗文化進行系統整理,出版了《龍山龍湖詩文故事集》,對彌勒院、甘露寺、龍泉院、班母廟等歷史遺跡進行了重點保護,并邀請專家制作了龍泉院碑文、甘露寺碑文、彌勒院碑文的拓片,還拍攝了旅游區風光片,制做了旅游區網站和明信片。前不久,龍山憑借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在眾多山峰景區中脫穎而出,被評為“山東十大‘非著名’山峰”。 為提升龍山旅游的知名度,今年以來,龍陽鎮與有關部門合作,相繼舉辦了環龍湖自行車賽、大櫻桃采摘、登龍山賞槐花、名家書畫創作等民俗、旅游和文化活動,讓人們全方位領略了龍山旅游區的魅力。著名書法家馬世曉、谷溪等分別創作了以“龍”字主題的書畫作品40余幅。這些活動的開展,使旅游區的山水優勢和文化內涵得到強勢推介,為旅游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