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會現場
5月8日晚,著名指揮家彭家鵬執棒澳門中樂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以及中山市樂力合唱團,攜手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聯袂演出的《紅樓夢》主題音樂會亮相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盧樹民,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高燕,澳門特別行政區文化局局長吳衛鳴,澳門特別行政區文化局副局長王世紅,澳門教育暨青年局局長梁勵,澳門基金會主席吳志良,澳廣視董事會常務董事梁金泉,中國廣播藝術團團長王書偉,澳門科技大學校長許敖敖,澳門文化咨詢委員會委員李鵬翥、湯梅笑等出席了音樂會。
音樂會以“紅樓夢序曲”開篇,紅樓的氣息伴著空靈優美的樂聲撲面而來,將現場觀眾一下子帶入到那既悲又喜、且愛且怨的“紅樓”意境中;隨后的“紫菱洲歌”異常纏綿悱惻,“古人惜別連朋友,況我今當手足情”一語唱罷,不少觀眾不禁潸然淚下;展現秦可卿之死的“大出殯”悲愴無比與幽默風趣的“劉姥姥”兩首曲子風格迥異,樂團在指揮的引領下把這一悲一喜表現得淋漓盡致;“題帕三絕”與“枉凝眉”意境悲涼,飽含著對“命運弄人”無可奈何的凄慘訴說;器樂合奏“寶黛情”道盡了寶黛愛情之可貴、之純真、之天經地義、之悲涼哀婉,該曲作者、著名作曲家王立平隨著音樂的進行幾度拭淚;一曲“葬花吟”把音樂會推向了高潮,吳碧霞純凈、凄美、高亢的聲音讓林黛玉葬花的場景瞬間浮現在觀眾眼前……音樂落下,現場觀眾的掌聲經久不絕。看到觀眾如此熱情,作曲家王立平上臺與吳碧霞攜手演唱了由他作詞、作曲的《大海呀,故鄉》,為觀眾帶去不小的驚喜。
音樂會后,王立平難掩激動的心情徑直到后臺對澳門中樂團特別是指揮彭家鵬和歌唱家吳碧霞表示感謝。“彭家鵬的處理真細致,樂團在他的帶動下把音樂的意境和內涵完整地表達出來;吳碧霞的演唱也很出色。非常感謝他們,感謝他們讓我在創作了這些音樂20多年后不僅仍充滿激情還找到了一些從未有過的新鮮感。”對于演出的成功,吳碧霞也表示與指揮和樂團配合得十分默契有關。
最初策劃了《紅樓夢》音樂會并觀看了近70場其他樂團演出該音樂會的中國廣播藝術團團長王書偉則表示:“樂隊的二度創作、歌唱家的演唱以及合唱團的配合都非常到位。沒想到澳門中樂團的演出能夠達到這樣的水準,尤其是‘劉姥姥’、‘寶黛情’幾支器樂曲處理得非常好,以前的演出沒有演出過這樣的效果。”
這場音樂會不僅是第22屆澳門藝術節的重頭演出,也是音樂會形式的《紅樓夢》首度亮相澳門,因此也得到了澳門及周邊觀眾的熱切關注,演出前很久就已經一票難求了——澳門大學研究生李妍婷提前一個多月就預訂了演出票;樂團的老樂迷Lisa為了趕著看演出,在公車上把眼鏡都擠碎了;還有不少觀眾專程從香港等地趕到澳門觀看演出……
成立于1987年的澳門中樂團近年來在現任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彭家鵬的帶領下水平不斷提升,他們還尤其注重演繹委約創作和以澳門本土文化為元素的作品,有機地融合了中西文化。彭家鵬說:“這次的《紅樓夢》主題音樂會在去年5月就已經開始籌劃并向文化局申報。由于語言的因素,為了讓澳門觀眾欣賞音樂會沒有障礙,舍棄了原來音樂會中的朗誦等情節。”澳門中樂團的這種策劃得到了澳門當地觀眾的極大認可:“紅樓迷”穆嘉明女士再度聽到《紅樓夢》的音樂感到很親切,她希望以后澳門可以有更多這種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節目或者活動;77歲的澳門文化咨詢委員會委員、澳門日報社社長李鵬翥則直言感謝這次音樂會的策劃人:“今晚是澳門音樂的一次盛宴,也是澳門文化的一次盛宴!很感謝澳門中樂團這些有心人為澳門做了這樣一項工作,它對提高人們文化素質、提高澳門的軟實力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