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至25日,2014全國古村落工作經驗交流會在廣東佛山召開。中國文藝網 張志勇 攝
專家學者齊聚佛山松塘村區氏宗祠,探討大數據在古村落保護中的作用。中國文藝網 張志勇 攝
專家學者與松塘村村民在孔圣廟前交流古村落保護經驗。中國文藝網 張志勇 攝
為探討數字化時代的古村落保護和保存, 3月24日至25日,中國民協、廣東省文聯、廣東省民協在廣東佛山聯合舉辦2014全國古村落工作經驗交流會暨第四屆中國古村落保護與發展研討會,深入交流數字技術手段在海量的古村落信息整理中的應用。
羅楊、劉華、曹利祥、陳春聲等共同啟動“基于大數據架構的中國古村落文化保護與傳承云服務平臺建設”課題研究。
松塘村村民區子廣向中國民協專家介紹松塘村保護經驗。中國文藝網 張志勇 攝
松塘村掠影。中國文藝網 張志勇 攝
松塘村掠影。中國文藝網 張志勇 攝
松塘村掠影。中國文藝網 張志勇 攝
據介紹,該研究項目由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牽頭,廣東省民協、大連理工大學系統工程研究所等合作建設,以廣東200多個古村落為示范,首次提出古村落文化資源數字化處理模式,針對傳統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源數字化處理的難題,采用基于云技術環境的大眾知識生產的思想,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古村落文化大數據進行挖掘整理,并提供相關知識服務,包括資源整理、標注、檢索、分類、構建知識圖譜以及資料深度關聯分析等,這一平臺未來還將向公眾開放。
郭崇慧、趙琛、陳春聲、黨安榮、葉濤等分別在研討會上作主題發言。
本次會議地點選擇在擁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 、“翰林村”等美譽的佛山南海松塘村的區氏宗祠和孔圣廟,與會學者充分肯定了松塘村的保護做法,希望為全國古村落保護提供參考和借鑒。(記者 張志勇)